太平公主之死(唐朝的杨思训是怎么死的)

1. 太平公主之死,唐朝的杨思训是怎么死的?

我是潘多拉效应,感谢你的邀请!唐高宗显庆中,身为右卫大将军的慕容宝节毒杀了同样出于关陇集团的右屯卫将军杨思训。杨思训为观德王杨雄之孙,杨家不仅与李唐联姻,更是当朝皇后武则天的外家。这件案子牵涉的人物非常敏感,两《唐书》等传世文献均含糊不清,甚至互相抵牾。《慕容燕国墓志》虽未重点提及此事,但其间透露的细节颇值得后人玩味。

关于慕容宝节毒杀杨思训事件,在《慕容燕国墓志》出土之前,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慕容宝节鸩杀杨思训是一件由争风吃醋引起的恶性刑事案件。此种说法以《旧唐书·杨思训传》为代表。《旧唐书》卷六二《杨思训传》:显庆中,历右屯卫将军。时右卫大将军慕容宝节有爱妾,置于别宅,尝邀思训就之宴乐。思训深责宝节与其妻隔绝,妾等怒,密以毒药置酒,思训饮尽便死。宝节坐是配岭表。思训妻又诣阙称冤,制遣使就斩之。仍改《贼盗律》,以毒药杀人之科,更从重法。

唐前期社会风气开放,官僚士大夫别宅蓄养美妇的行为较普遍,杨思训在慕容宝节置办的酒宴上深责同僚与妻隔绝,不近乎人情。当时慕容宝节已年过半百,又先后出使突厥、吐谷浑等国,从年龄和阅历来看,处事应较为沉稳。怎么可能仅因口舌之争,就去鸩杀门第显赫的皇亲国戚呢?一般认为,今本《唐律疏议》为永徽律,其《贼盗律》云:“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斩刑比绞刑为重,宝节被追斩后,朝廷因之修改律令似乎可以得到印证。但是,投毒者为宝节妾,若宝节不知情,不知者无罪,若宝节知情,也只是从犯,坐流岭表已属重判,杨思训妻为何又诣阙称冤?

《旧唐书》闪烁其词,不合情理处甚多,此事当有蹊跷。在《新唐书·杨思训传》中我们看到截然不同的第二种说法。故事的结局不变,性质却由一般刑事案转变成“十恶不赦”的谋乱案。

《新唐书》卷一《杨思训传》:子思训袭爵。显庆中历右屯卫将军,从髙宗幸并州。右卫大将军慕容宝节,夜邀思训与谋乱,思训不敢对。宝节惧,毒酒以进,思训死。妻诉之,流宝节岭表,至龙门追斩之,乃诏以置毒人者重其法。

《新唐书》中杨思训深责宝节与妻隔绝,其妾忿而投毒等全不见记载。投毒者就是宝节本人,杨思训不从宝节谋乱,结果被置鸩灭口。《新唐书》成书晚于《旧唐书》,此番改动应有其依据。鉴于杨思训家族势力庞大,“谋乱”之说有可能采自杨家方面的说辞。若《新唐书》所记为实,则《旧唐书》中宝节妾怒杨思训等情节极应是当日为掩盖真相而编造的谰言。灭口说可以解释《旧唐书》诸多不合理处。但是宝节身为武卫大将军,为何要谋乱?谋乱所针对者为谁?如此隐密之事,宝节何以轻率告诉杨思训?《新唐书》记载仍失于简略,许多谜团仍无法揭晓。

《慕容燕国墓志》作为最新出土的第一手材料,丰富了后人对慕容宝节身世的认识,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与两《唐书》迥然不同的第三种说法。在尉兼遂笔下,案件性质又一次发生逆转,从“谋乱”案转变为悲壮的义举。《慕容燕国墓志》云:父宝节,皇朝右卫大将军,渔阳公,赠户部尚书,质性刚烈,执心忠鲠,朱轮苍佩,早参北阙之荣,身没名杨,始曳南宫之履。

撰者尉兼遂是慕容宝节亲外孙,不经意间提供一条极有价值的线索。墓志强调慕容宝节为刚烈忠臣,死后名扬天下,被朝廷追赠户部尚书。慕容宝节生前任右卫大将军,属三品武职,户部尚书,亦正三品。二者品秩相当。“身没名杨(扬)”一词通常用于忠节殉国者,也就是说,在玄宗开元初,慕容宝节不仅“谋乱”、“投毒”之罪被一笔勾销,还得到“质性刚烈,执心忠鲠”的赞誉,完成由逆臣向忠臣的华丽转变。

自高宗永徽六年立武则天为后后,先后发生了武则天篡唐为周、中宗复唐、玄宗诛太平公主等一系列政变,政治局势变幻莫测,对“谋乱”的判定自然也会迥然不同。慕容宝节“谋乱”在武则天当权时被看作铁案,开元初却“身没明杨”,成为忠臣。那么,所谓“谋乱”,针对的无疑就是时为皇后的武则天了。中宗反正时曾为前太子李忠、李贤、宗室李素节、李元名以及被酷吏所害的路敬淳等平反追赠。睿宗继位后也曾为武周时期遇害的刘祎之、神龙中被谗死的敬晖等人平反。但是,整体上看,中宗、睿宗时期,武、韦、杨集团势力仍比较强大,中宗欲为起兵反武失败的琅琊王冲等平反,即遭武三思、上官婉儿阻止。此种环境下,慕容宝节获追赠的可能性不大。玄宗即位后,有意识地清除武周的政治影响。开元五年(716),起兵反对武则天的越王贞、琅琊王冲被重新改葬,追赠复爵。慕容宝节串联禁军“谋乱”,性质上与越王贞等相近,其在开元初获得朝廷追赠,也合乎历史的逻辑。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谋乱”事件中另一主要人物杨思训。高宗出巡并州时杨思训为右屯卫将军,品秩稍低于慕容宝节。但是杨思训的身世却比慕容宝节更为显赫。其父杨恭仁为隋观德王杨雄长子,弘农杨家累世与李唐联姻,“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除此之外,杨思训与皇后武则天关系也非同一般。武则天母杨氏本杨达之女,杨达与杨雄为兄弟,以此推算,杨思训与武则天为表兄妹或表姐弟关系。关陇旧族以维护李唐江山社稷为旗号,反对武则天为后。那么,在李氏和武氏之间,杨思训该如何选择呢?在当时杨家与武家的关系也比较微妙。文川武氏本当地小姓,门户无法与弘农杨氏匹配。武士彟以贩运木材致富,资助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深受器重,官拜应国公。原配相里氏卒后,高祖亲为择婚杨氏。武家这才挤入李、武、韦、杨婚媾集团。武则天十一岁时,武士彟突然病逝,武家对其母女颇为“不敬”,武家几位兄长后来或被贬死,或受诬致死,皆与积怨有关。杨氏非原配,又无男孩承嗣,武士彟死后,至少在武则天早年的坎坷经历中,杨家并没提供什么庇护。故武则天得势以后,杨家也战战兢兢,奉迎而已。杨思训与武则天虽属表亲,实无多少感情可言。客观地说,杨思训与关陇旧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要大些。杨思训也是扈从将军,其向背直接影响政变的成败,武则天与杨思训有亲戚关系,戒备心更低,如能拉拢其入伙,胜算更大。在宝节看来,杨思训是一个可以争取,甚至必须争取的人物。

由于杨思训身份特殊而又至关重要,慕容宝节不知底细,断不至公然与之商讨“谋乱”事宜。此前二人当有不少接触。杨思训遇鸩时,宝节侍妾亦在现场,很容易让人产生宝节使用女色诱惑手段的联想。不过,对杨思训而言,武则天贵为皇后,未必给杨家带来福音,但也并非无法容忍。而“谋乱”一旦失败,必遭武则天铁腕报复,祸及的将是整个家族。杨思训倒武动机远不如慕容宝节那么坚决。于是这场“谋乱”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在即将起事的关头,杨思训惧祸及身,临时反悔。但此时他已陷入太深。为防止密谋泄露,慕容宝节冒险将之鸩死,并抛出侍妾顶罪,试图掩盖真相。一场蓄势待发的“谋乱”就这样化解于无形之中。

除了杨思训外,慕容宝节应该还有其他同谋者。宝节明知毒死杨思训,自己凶多吉少,却可至此灭口,保护其他参与者不被牵连。高宗顾念旧情,判慕容宝节远贬岭南。但是,杨思训蹊跷遇鸩不能不引起武则天的怀疑。杨思训妻诣阙称冤,或许受人指使,目的即逼迫高宗彻查此案。由于缺乏证据,此案最终不了了之。从受保护者的角度来看,慕容宝节也算得上“质性刚烈”,一旦政治环境许可,这些人自然会为宝节恢复名誉。开元初,慕容宝节子孙遭长期禁锢,根本没有翻案的能力。我们无从知晓当日是何人翻出这个尘封几十年的旧案,又是何人倡议给予高规格追赠?这些谜团非本文能力所及,有待于更多的史料去印证。

这场未遂政变,最终株连者仅慕容宝节一人,结案时公开罪名大概仍是所谓的侍妾投毒案。《旧唐书》本于《国史》、《实录》等官方档案,故持此说。玄宗开元初,慕容宝节获得追赠,其女慕容燕国也得归葬夫茔。《慕容燕国墓志》称慕容宝节“执心忠鲠”、“身死名杨”,大体代表了开元前期的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未遂政变逐渐被后人遗忘。北宋欧阳修等修《新唐书》时,仅知宝节毒杀杨思训为“谋乱”,具体细节已经无法知晓。总之,表面看上去,这是一起因唐代大臣因“争风吃醋”引起的毒杀惨案,深入发掘下去,竟然是一个计划策反皇后武则天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许,就在那一个晚上,下毒与否的一瞬间,历史的走向就如此悄然发生了改变。

太平公主之死(唐朝的杨思训是怎么死的)

2. 李隆基成功发动政变并诛杀韦后拥父上位?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因平定韦氏之乱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即位,是为唐玄宗。

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于东都 洛阳,生母是相王的侧妃窦氏。

封建社会是立嫡立长的,以李隆基庶出却不是长子附身份是不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但李隆基凭着聪明的政治头脑坐上了太子之位。

当时朝廷由韦皇后掌控,韦皇后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王,李显女儿安乐公主认为既然女人可以当皇帝,那么她为什么只做公主,而不能当女王,她也想当皇帝。

而太平公主的资格比她们老得多了,她在朝中也有势力,太平公主一直跟在她母亲武则天身边,耳闻目染,她比谁都想当皇帝。

在这段时间李隆基一直在寻找机会,当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李显以后,他就毫不客气率领军队诛杀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把皇位夺过来,让他的父亲李旦当上了皇帝。

这时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稳,一不留神不但太子之位不保,还有可能有生命之忧,所以他处处示弱,所以太平公主一直都把李隆基当作一个小孩,没有当回事。

太平公主就在府中与面首们厮混,全然不当回事。

等李隆基登上皇位后,强势的太平公主还想打压李隆基。

此时李隆基自然不会客气,先发制人除去了太平公主的势力,然后毫不留情的杀了太平公主。

由此,李隆基扫清了自己帝位的阻碍,四海之内,再无人可撼动其皇帝宝座。

如果李隆基不杀了太平公主,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3. 薛绍爱太平公主吗?

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十一岁嫁给豆卢氏,二十四岁去世。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子嗣均被处死

4. 武则天时期有种刑法叫凤凰晒翅有多厉害?

导语

武曌是中国历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被招入宫中,因得不到唐太宗的宠信便转而诱惑李治,在唐太宗死后被李治接入宫中。她入宫后利用各种手段博得李治宠爱,后来她帮助李治打击前朝老臣而得到李治信任,李治废王皇后将武曌封为皇后。后来李治病重,武曌得以与李治共掌朝政,武曌依此一步步夺取朝中权力登上皇位。

当时男性主掌天下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武曌称帝的行为受到了朝中守旧派与保皇派大臣的反对与批判。有的保皇派甚至出兵伐武,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对当时武曌的大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武曌必须想办法铲除这些大臣。为此她命手下编造莫须有的罪名对这些大臣严刑逼供,将他们屈打成招。其中所使用的刑法的残忍程度可以说是令人发指。而“凤凰晒翅”就是这些酷刑中的佼佼者,令当时的人闻风丧胆。

“凤凰晒翅”出自何人之手?

提到武曌时期的酷刑就不得不说武曌铲除反对者所倚仗的三位得力助手:来俊臣,索元礼、周兴。

在介绍“凤凰晒翅”之前要着重介绍一下索元礼,因为这臭名昭著的刑法便是由他想出来的。

索元礼并非是中原人,而是一个胡人,继承了突厥人凶狠残暴的性格,原本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机会得到重用的,但他有一个“好儿子”。当时徐敬业起兵伐武对武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武曌迫切需要除掉朝中反对派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就需要一些酷吏来帮她完成这项“工作”。而这时,深受武曌宠爱的面首薛怀义便向武曌介绍了他的干爹:深谙此道的索元礼。索元礼没有辜负武曌的厚望,他心狠手辣,善于编造罪名陷害他人,一上任就为武曌铲除了一个守旧大臣。而且他还发明了许多残忍的刑罚与令人发指的刑具逼人招供,因此很快便受到了武曌的重用。

索元礼审讯犯人主要刑罚便是制作一大一小两个笼子,笼子通过一根木桩将其相连,受刑的囚犯被关进大笼子中,身体被固定在大笼子中,头被固定在小笼子中,囚犯被捆得严严实实,难以动弹。头部的铁笼则是钉入木桩,将囚犯头部固定,两个木桩之间有个木橛,通过移动木橛来抬高小笼子,囚犯因为被固定最终将会身首分离。

后来这一刑罚又产生了一些改变,将连通两个笼子的木桩设置为可旋转,当犯人被固定好后,执行者可通过摇把旋转木桩,犯人因为头部被固定无法旋转,而身子会跟随木桩旋转,最终结果就是脑袋旋转360°。

这种刑罚会一点点折磨着人的肉体和心灵,最终摧毁人的心防。索元礼这一“杀手锏”可谓屡试不爽,一般人看到刑具就招供了,就算有宁死不屈的在受刑一会后也主动招供,索元礼自己也称没有人能在他这项刑罚下坚持不招供的。

“凤凰晒翅”的可怕

“凤凰晒翅”可以说是索元礼“铁笼子”的变种,此刑的刑具设置比“铁笼子”更为简单,但是同样能令囚犯无法忍受主动招供。充分体现索元礼残暴的个性。

而武则天亲自观看这一刑罚施刑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刑法的恐怖。事情是这样的:武曌受到探子的密保,太平公主府中有人密谋想要杀害武曌,武曌马上派人将人抓获。抓住犯人后武曌派人对其进行审问,然而那人面对刑罚没有松口,坚决表示自己是被诬陷的。武曌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便召来周兴询问刑讯之法令犯人招供。

周兴是在索元礼靠帮助武曌铲除朝中旧臣飞黄腾达后效仿其而发迹的,所以其刑罚多参考索元礼。周兴告诉武曌用“凤凰晒翅”这一刑罚必能令囚犯招供,武曌听到“凤凰晒翅”这名字如此优美,便对这一刑罚大为好奇,忙问这刑罚是什么样的?周兴没有解释,只是请求武曌亲临观看执行过程,武曌十分好奇,便没有拒绝,点头应允。

次日,一切准备就绪后,武曌在侍卫的护卫下前来观看执刑。周兴看武曌来到便吩咐手下将犯人带上放上刑具。“凤凰晒翅”的刑具与“铁笼子”大体相同,也是一根可以转动的木桩,木桩中间横着一根木桩如同十字架,方便固定犯人。不同的是“铁笼子”是固定犯人头部,而“凤凰晒翅”则是通过脚镣将犯人的脚固定在地上。

犯人双手张开,如同凤凰展翅,旋转木桩转动犯人,便是凤凰晒翅。犯人的脚因为脚被固定在地上,旋转木桩就会使得身体扭曲最终导致腰部撕裂脊椎断裂,是十分残忍的刑罚。“凤凰晒翅”名字虽美,但犯人并不能如凤凰重生,反而死状凄惨,毫无美感。

行刑之初,犯人依旧坚持是被诬陷,但随着木桩缓缓转动,犯人的身体逐渐扭曲,皮肤逐渐撕裂,骨骼也发出断裂的声音。犯人最终无法忍受酷刑,只得招供:自己曾受他人恩惠,恩人被武曌残忍杀害。此次是想为恩人报仇。武曌听到了满意的答案后便离开了刑场,然而刑罚没有结束,行刑者继续转动木桩,最终犯人脊椎断裂而死,死状令人不寒而栗。

酷吏最终自食其果

索元礼等人通过帮助武曌铲除异己而令朝中人人自危,几人风头一时无两,然而好景不长,在大周的政权稳固后,几人便没有了利用价值。当时几人的行为令朝中怨声载道,大臣们纷纷上奏弹劾几人。

武则天为了安抚朝中大臣便罗列罪名将几人打入大牢。在牢中的索元礼坚持不肯认罪,为了逼他认罪,审讯官员便说要对他用“凤凰晒翅”之刑,索元礼被吓破了胆,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最后索元礼被当街问斩。结束了他的一生。

5. 太平公主从淑女到心机女?

那是因为太平公主的丈夫被武则天处死。23岁过后的太平公主就开始放飞自我,公开养情人,出轨朝中大臣,梦想是当女皇帝。她是历史上最有权利的公主,父亲和母亲都当皇帝,还有两个哥哥当皇帝。

太平公主一生只有49年,跟她母亲武则天(82岁)相比确实差太多。但是太平公主的人生可以分为两部分,上半生是她23岁之前的人生,她是一个单纯的女人,以夫为天。下半生是从23岁过后,她开始放浪不羁,并成为一个心机女。

她的转变只有一个原因,第一任丈夫的去世。来看看太平公主短暂的一生,或许就能明白她的人生轨迹。

太平公主初长成,和表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女儿,也是当时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的父母都当过皇帝,还有两个哥哥都当皇帝。

当时唐朝一直有跟吐蕃联姻,唐朝公主也会下嫁到吐蕃。大概在太平公主五六岁的时候,吐蕃使者就来请求迎娶太平公主。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武则天和李治自然舍不得让太平公主远嫁。只要这一嫁,估计一辈子都回不到长安。

但是吐蕃那边也得找个借口推辞。武则天之前自己也出过家,于是就想个办法,告诉吐蕃使者:太平公主的外婆几年前去世,太平公主很孝顺,就出家为尼了。为了让吐蕃使者更信服,武则天还日夜赶工建了一座道观,把太平公主送了进去。

吐蕃使者不信也得信。太平公主当时虽然小,但是她一定是明白父母的良心用苦,也一直相信父母是爱她的,不会拿她当政治牺牲品。

转眼太平公主16岁了,长得亭亭玉立,眉宇间很有武则天的风范。女大当嫁,即使公主也如此。武则天就开始给太平公主物色驸马了。驸马人选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毕竟武则天喜欢,还得太平公主喜欢。

太平公主情窦初开,她是要嫁给爱情的。后来经过层层筛选,太平公主选择了自己的表哥薛绍为自己的驸马。

薛绍的母亲城阳公主是李治同母的妹妹。由于长孙皇后去世得早,城阳公主一直是在李世民的抚养下长大的。李世民向来疼爱城阳公主。城阳公主也是经历两段婚姻,薛绍是她和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孩子。

城阳公主在薛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当太平公主下嫁过去的时候,这个姑姑兼婆婆早就不再了。

太平公主和薛绍志同道合,夫妻感情和睦。他们结婚七年就生了四个孩子。这个时候,太平公主就是一个以夫为天的女人,她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把自己的小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

如果没有意外,估计他们还会多生几个孩子。

688年末,武则天的势力如日中天,称帝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各种反对声音开始出现。薛绍还有两个兄长,一个薛顗,一个薛绪。本来作为外戚,皇帝再怎么轮也轮不到薛家。这个时候聪明的人都是避而远之。

薛绍的哥哥薛顗跟李世民的孙子李冲交情不错。(李冲是李世民第八个皇子李贞的儿子)李冲就写信告诉薛顗,如果武则天登基他一定起来谋反。希望薛顗可以和他并肩作战。薛顗积极反应,开启招兵买马,各种部署。

当时武则天的两个儿子都不敢吭声,甚至都想跟武则天姓“武”。一个外戚居然敢跟着谋反。事情败露后,薛顗和薛绪都被当场处死。

薛绍什么都没有做,但是武则天并不打算放过他。武则天确实准备登基称帝,她需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如果连自己的女婿都敢反对她,她还要怎样下去。薛绍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武则天杀鸡儆猴,她把薛绍仗打一百,然后关了起来。太平公主一开始还没有觉得事态严重,一直都认为武则天一定不会把薛绍怎么样。毕竟薛绍根本没有参与谋反,甚至对谋反的事情一无所知。当时太平公主和薛绍最小的儿子尚在襁褓中。

但是太平公主怎么算也算不出武则天的狠心。武则天把薛绍关了起来,但是不给他吃饭。就这样,年仅29岁的薛绍被活活饿死在狱中。薛绍的死等于给那些反对武则天称帝的人敲醒了警钟。只要敢反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条路。

薛绍的去世对太平公主打击非常大,她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了。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孩子,从小都倍受宠爱,要什么就有什么。她实在不敢相信,自己深爱的男人会被自己的母亲迫害致死。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这件事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武则天明明知道薛绍是冤枉的,但是她必须得这样走。后来为了安慰和弥补太平公主,武则天给她各种物质上的补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除了物质的补偿,还一直在帮她物色新的驸马人选,弥补她感情的空缺。

二嫁武攸暨,公开包养男宠,出轨朝中大臣。

薛绍死后没多久,武则天就帮太平公主找到了新的驸马。当时太平公主才23岁,确实没有守寡一辈子的理由。

这次驸马的人选不是太平公主的选择,完全就是武则天一手操办的。当时武则天登基在即,到时候李氏家族成员一定会出来反对的。这些反对的声音最后都会被一一铲平。所以,这回无论如何武则天都不给太平公主找跟李氏有亲戚关系的人选。

武则天深谋远虑。她知道自己登基以后,一定会大力提拔武氏家族。所以,她决定从武氏家族中给太平公主选择一个驸马。

武则天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还有一群堂哥,武则天的侄子众多。武则天选择堂侄武攸暨作为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

当时武攸暨已经有妻子了。但是武则天就是看中武攸暨,觉得他是驸马的最佳人选。武攸暨本身性格谨慎谦让。但是太平公主身份高贵,不可能嫁给他当妾。

于是武则天随便找了个借口,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又是一条无辜的生命!最后,让武攸暨明媒正娶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下嫁给武攸暨仅仅两个月,武则天登基。武氏家族的势力也达到了顶峰。

对于第二段婚姻,太平公主并没有多少期待。武攸暨也是她的表哥,也算是旧相识,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武攸暨胆小,娶太平公主也不是他的本意,他也不敢管太平公主。

在经历了薛绍的去世,太平公主内心对武则天是很不满的。但是这种不满只能藏在内心,她害怕万一有什么不测,可能母亲也会拿自己的开刷。所以表面上,太平公主对武则天毕恭毕敬。

武则天登基后,太平公主开始参与政务。可能是出于对女儿的愧疚,武则天放手让她参与政务,但是不让太平公主说出去。

太平公主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不仅母亲会让她死,很多人也都盯着她。只有把手中的权利牢牢抓住,才可能保平安,才可能保命。

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然后就是公开养情人,直接就是给武攸暨戴绿帽子。武攸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过得特别憋屈。

太平公主还经常出轨一些朝中大臣。她出轨的人可不是随便选择的,每个人都可以来帮忙巩固她的权利。虽然如此,太平公主还是有履行作为武攸暨妻子的一些责任,比如为他生下四个孩子。

这四个孩子是不是都是武攸暨所生的,我们不得而知,反正都记在他的名下。

慢慢,太平公主就有了自己的铁杆死党。为了巴结武则天,她甚至为年近80岁的武则天找来17岁的男孩张昌宗和20岁的张易之。张氏两兄弟其实就是太平公主安插在武则天身边的,帮她打听消息的。

父亲和母亲都是皇帝,两个哥哥也都当过皇帝,太平公主的内心一定也有一个当皇帝的梦!

武则天身边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女人,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助手。随着武则天年纪越来越大,人也变得懒散了。武则天开始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和张氏兄弟参与政务,他们四个都有属于自己的权利。

后来武则天开始考虑继承人选了,她一开始打算立武三思为太子。李武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最后,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意见,立李显为太子。

可见,至始至终武则天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都没有考虑到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虽然嫁给武攸暨,等于就是武家的媳妇,但是她是李唐皇室的公主,她姓李,骨子里还是更支持李氏的。

张昌宗和张易之眼看武则天随时都要驾崩了,他们也在着急,让靠山倒了自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算了,这几年他们得罪了不少人,就怕有人秋后算账。为了权利,张氏兄弟也是各种胡作非为,把太平公主和李家都给得罪了。

太平公主觉得张氏兄弟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威胁,就怕武则天突然去世,张氏兄弟篡改圣旨。于是,太平公主联合张柬之等五位重臣直逼武则天的寝宫。

张氏兄弟当场处死,82岁的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登基。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权倾朝野,和李隆基斗智斗勇。

李显登基后,对太平公主一直是很照顾的。如果,太平公主从此不管朝廷大事,她一生肯定能保太平的。可是,她骨子里的倔强是遗传武则天的。这么多年的历练,让她只想往上爬,最好能爬到最高处。

李显确实没有什么能力,韦后和安乐公主掌握政权。李显最后还被妻子和女儿的一碗毒汤饼害死。

韦后和安乐公主都不想让太平公主参与政务,但是太平公主又不想放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

平衡一旦被打破,那就只有武力解决。太平公主无论如何是李唐的公主,她明白只要天下在李氏手里,就有她的天地。如果韦后当权,她的下场不容乐观。

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有勇有谋。太平公主对这个侄子寄托希望,她派出自己的两个儿子参与唐隆政变。在政变中,李隆基取得了胜利,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都被杀。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拥立李旦登基。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这个时候局面,好像又回到了李显登基的时候。太平公主还是太平公主。不同的是李隆基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太子。

太平公主考虑得很长远,哥哥当皇帝她可以继续权倾朝野,毕竟李旦也没有什么本事。

如果李隆基将来当皇帝,局面估计不是她可以控制的。将来的她,可能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毕竟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太好了。

当时如果按照长幼有序立太子,应该是李成器当太子。但是,太子位是李成器主动让出来的。太平公主就拿这说事,认为李隆基没有当太子的资格,还在他身边安排了很多耳目。

对于姑姑太平公主的做法,李隆基心知肚明,他觉得很不安。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姑姑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甚至也想学奶奶当皇帝。

太平公主开始对李旦各种劝,让他废了李隆基,还各种黑李隆基。李旦对自己的妹妹也是很了解的,每天都被吵得不得安宁。为了让她死心,他提前退位,让李隆基登基。在这一年,武攸暨去世。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还是不愿意死心,不愿意收手。她有了自己党派,甚至在朝廷之上跟李隆基针锋相对。李隆基毕竟不是李显也不是李旦,他不可能让太平公主这样放纵。铲除太平公主成为了当务之急。

公元713年,李隆基和郭元振、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太平公主的部分党羽。太平公主出逃。李旦出面为太平公主求情,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后被赐死在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

结语:太平公主从小要走的路线是淑女路线。她找到一个英俊有才,门当户对的男人嫁了。从此,岁月静好,相夫教子,儿孙满堂。她的第一段婚姻看起幸福,其实也是政治婚姻。

当第一任丈夫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后,太平公主开始放飞自我,她想要更多的权利。她不再安于现状。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也可能是本身对权利的向往,武则天的女儿,自然有武则天的基因。就这样从一个单纯的淑女到心机女一步一步转化。

当初的太平公主是不是有别的选择吗?如果她在第二段婚姻中,依然当贤妻良母,她是否能够善终呢?

6. 哪些影视作品的穿帮镜头?

影视剧拍摄中有时一个镜头需要拍摄好多遍才可以完成,一镜到底基本上很难,所以就会经常出现一些穿帮镜头,有时是由于拍摄人员没有急时躲避照成的,但最搞笑就是由于拍摄不严谨造成的穿帮,完全是在考验观众的智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哪些可以笑到人肚子疼的搞笑穿帮镜头吧

(其实潘金莲在遇到西门庆之前就屋里藏人了,武大郎早就绿油油的了)

(你这个没法看出来,得用心去感受)

(同志,如果我没有看错,你拿的是你男同事的证件吧)

(皇上可能是觉得刀捅得不够深,他帮忙又补了一下)

(换个颜色我就知道是你抢了空里的AWM吗?)

(这么粗的输液管?难道是病人身体里缺水?)

(红NIKE从不给人让路)

(不要怕,我是卧底,枪口我已经堵上了,伤不了你的)

(令狐贤侄,可不要说假话哟!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

(吐舌头是不可能吐舌头的)

(曹丞相,你看,这腿多白)

(看着我的眼睛,然后跟我一起想:没墨也是可以写字的)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悲伤吗?我明明扣了扳机呀,为什么我还活着?)

(知道这次行动为什么失败吗?因为你没有“脉动一下”)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讨论点关注哟

7. 太平公主曾将张昌宗推荐给母亲武则天?

武则天早年丧偶,子女远在封地,登基后更是成了孤家寡人,生理和精神生活日益空虚。为了填补寂寞,她四处搜刮精壮男子侍奉自己,美其名曰“面首”,其实就是男宠。毕竟,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她身为一介女帝,包养几个小白脸自然也合乎情理。

当时,许多王公贵族纷纷攻击武则天这一喜好,进献美男从而达到巴结皇权的目的,就连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女承母性,太平公主也是水性杨花之人,她不仅淫乱宫闱、私通大臣,同时玩弄男宠,面首无数。为了巩固地位,她在众多情夫中一眼相中了相貌姣好的张昌宗,忍痛割爱,将他献给母亲作为玩物。

史书记载,张昌宗面若莲花,身材颀长,且擅长音律。武则天龙颜大悦,拜张昌宗云麾将军,留他侍奉左右。

太平公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母亲身边安插亲信,其实是在埋下“祸根”。若干年后,二人的关系从枕边男女到利益死敌,由此还牵涉出一场政治巨变。

不满:张氏兄弟嚣张跋扈,目无李唐滥用私权

得宠后的张昌宗为了分享圣宠,还向武皇力荐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声称兄长功夫了得,同时精通炼丹制药之道,能帮助武皇延绵益寿、长生不老。武皇闻后大喜,连夜将张易之召进宫中服侍。

二张深谙武皇心思,伺候得她身心愉悦、心满意足,凭借皇恩平步青云,一时威风八面,如日中天,前来奉承谄媚的人趋之若鹜。朝臣权贵甚至忌讳他俩姓名,明里暗里都以“五郎、六郎”相称。

武皇沉迷男色无法自拔,逐渐不理政务,朝廷大权旁落,二张趁机干涉朝政,玩弄权势,企图打压李、武皇族。

一次,皇嫡孙李重润正和亲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武延基暗地里议论武皇和二张的荒唐韵事,消息不胫而走,被二张得知。

李重润和李仙蕙是太子李显和正妻韦香儿的子女,武延基是武承嗣长子、武皇侄孙,三人都是武皇血亲。可即便如此,二张依然添油加醋向武皇禀告此事,状告他们妄议宫廷私事。武皇恼羞成怒,下令处死三人。

武皇灭亲一举震惊朝野,王室成员都开始惧怕二张,生怕得罪会招来杀身之祸。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三人都敢怒不敢言,只得忍气吞声,伺机而动。

决裂:诬蔑状告太平情人,昔日主仆一刀两断

二张和皇室之间势同水火,早已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借武皇之力除之而后快。太平也不得不让他们三分,便联合李旦、李显联名上奏封二张为王,安抚武皇情绪。此举正合武皇心意,她破格加封张昌宗为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每人掌三百户。

心胸狭隘的二张又岂会善罢甘休?彼时太子李显位高权重,李旦行事低调严谨,只有劣迹斑斑的太平公主才有把柄可抓。于是,不到一年,二张便将矛头指向了提拔他俩的恩人太平公主。

当时,太平公主正和司礼丞高戬打得火热,而高戬素与御史大夫魏元忠来往密切。于是,二张便给武皇吹“枕头风”,造谣魏元忠和高戬密谋造反,暗中拥护太子即位。武皇勃然大怒,魏、高二人锒铛入狱,李显被责骂,太平痛失爱人,可谓一箭四雕。

不久,高戬莫名其妙死在狱中。太平悲痛欲绝,彻底和二张决裂。二张害死她的至亲,本就让她颇为不满;可他二人非但没有丝毫收敛,反倒得寸进尺,迫害她的情夫。是可忍,孰不可忍!

敌对:挟持天子威胁诸侯,触犯众怒死无全尸

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若想铲除二张,单凭李显、李旦、太平三人之力远远不够。二张飞扬跋扈已久,早就在朝中树敌众多,为千夫所指,倒台失势是迟早的事情。

武皇病重,居迎仙宫卧床不起,不让旁人探视,只留二张在身边伺候。张昌宗担心武皇死后失去依仗,便和张易之密谋假传圣旨,废掉李显的太子之位,二人自立为王。但李显、太平等人早就一清二楚,计划发动军事政变,和二张斗个鱼死网破。

神龙元年,在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的支持下,羽林军迅速包围迎仙宫,当场斩杀张昌宗、张易之二人,逼迫武皇让位李显。

武则天奄奄一息,方才明白晚年的荒淫昏庸,还政于李家,几个月后撒手人寰。这场斗法最终以李唐皇室大获全胜而拉下帷幕。

“第一男宠”张昌宗,可谓是成也太平,败也太平。他贪得无厌、忘恩负义,对恩人反咬一口,活该被满门抄斩。更何况,他得罪的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计的镇国太平公主,想必也只有死路一条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71)
涿鹿之战(列举涿鹿之战历史意义)
上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相关推荐

  • 泳组词(游什么结构的字体)

    本义: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如:漂浮、漂流、漂没(mò)、漂移、漂泊(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亦作“飘泊”)、漂零、漂沦、漂游、漂萍。...

    2023年11月12日
  • 礼的笔顺(贺字的笔画顺序)

    贺(读音hè)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说文解字》说到“贺,以礼相奉庆也”。这里说的是“贺”字的本义,也就是以礼物相庆贺。《诗·大雅·下武》中说到“受天之祜,四方来贺”,这里的“贺”字就泛指祝贺,庆贺的意思。而在《...

    2023年11月14日
  • 今年8月7号几点立秋(7月几号立秋了)

    2021年8月7号立秋。八月开门,迎来秋天。炎热里盼来立秋,心里的躁热立刻消解大半。不仅如此,早上窗户里吹来的清风也表达着一样的情愫。...

    2023年11月19日
  • yihuajiemu(洋娃娃是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

    "洋娃娃"这个词在网络流行语中通常与另一种说法"塑料姐妹花"(jiaolihunjiehua)一起使用,表示两个女性之间的虚假友谊。这种友谊通常表现在表面上,实际上缺乏真诚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11月19日
  • 如果等待爱情(普通人还有哪些创业机会)

    之前我很急切的想创业,只是听其他人说了几句,没了解行情,就开了间实体店。结局肯定是亏的,再加上之前的几次失败,我也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创业,或者说大环境不好。...

    2023年11月21日
  • 案的组词是什么(事字怎么组词)

    “事”,普通话读音为shì。“事”的基本含义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如事情、事件;引申含义为变故,如事故、事端;职业,如谋事;关系和责任,如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2023年11月23日
  • xuanyuan(mian如何拼读)

    mian是三拼音节,形成一个音节有三个拼音成分,这样的音节就是三拼音节。m是声母在前面带路,i是介母在中间调节,an是韵母在最后定型。...

    2023年11月23日
  •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内容央视)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中国空间站的三位航天语文成为了嘉宾。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上为我们的观众体验了一番在太空中的奇妙感觉。...

    2023年11月28日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哪去了)

    他不会说了,是白白给他扔掉那多浪费啊,印刷呀啥呀,各方面他他都废好大的功夫呢,所以他不会不可能会给他扔了,唉,一定要爱图书...

    2023年12月03日
  • 瑾(礼仪敬辞的意思)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敬辞是对人礼貌的一种用语,可以体现...

    2023年12月0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