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蒋介石(民国时期教师工薪待遇和现在相比哪个更好一些)

1. 如何评价蒋介石,民国时期教师工薪待遇和现在相比哪个更好一些?

民国时期小学老师工资相当于省政府的科长工资!相比较而言不知是农民工的多少辈。当然是那时高!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知识被轻视,掌握知识的人不如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高,知识的回报不如体力回报高时,社会就会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如何评价蒋介石(民国时期教师工薪待遇和现在相比哪个更好一些)

2. 如何看待张自忠将军以死明志?

提到张自忠,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因为他是抗战期间最具争议和最具话题的军事将领。抗战之初,他执行妥协政策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败类”;枣宜会战,他誓死抵抗日军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英雄”。

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那段历史,走近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1891年8月——1940年5月),字荩臣,山东临清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临沂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等战役,成为战场牺牲军衔最高的国军将领。

张自忠生于“孔子故里”山东,家境比较殷实,后考入天津的北洋政法学堂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和认识了“三民主义”。毕业后,他选择投笔从戎报国,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并担任了排长的职务,开始在军中屡屡建功。

1931年,张自忠担任了第38师的师长,后来扩编为第29军。“九一八事变”后,张自忠亲率部队奔赴喜峰口阻击日军,虽然多次击退了日军攻势,但终因寡不敌众导致长城防线失守,河北承德也失陷。

长城抗战失败后,张自忠率军退守平津地区,接收了华北的这片烂摊子,继续与小日本周旋。由于他见识过日军的战斗力,所以转而主张不再与敌人进行硬拼,顺应国民政府的主张进行国际斡旋和外交谈判,以迟滞和减缓日军的攻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在日军已经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却没有与之死战到底,导致北平轻易沦陷。事后,国内民众哗然,张自忠被骂成是卑躬屈膝的汉奸,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报纸甚至还刊登了这样的标题——“自忠者是自以为忠也”。

面对这些口诛笔伐,张自忠百口莫辩,国民政府为了平息舆情只好将他撤职,派往军政部担任了一个闲职。笔者个人平心而论,张自忠确有背锅之嫌,但也并非毫无过错。

当时,张自忠苦闷极了,一度想到过要跳楼自杀。痛定思痛后,他决心不能背负汉奸的骂名去死,而要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去血洒疆场,以洗刷自己的耻辱。

数次请命之下,国民政府终于起用他担任了第33集团军司令。面对日军对徐州的进犯,张自忠率部奉调增援,相继收复了蒙阴和苔县等地,强有力的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统帅部为了改变中国的战场局势,决心打通连接重庆的陆上交通而发起了“随枣会战”。在这场战役中,张自忠先后取得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给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被其惊为“在世关公”。

1940年5月,日军为了彻底控制长江流域地区,将中国军队分割开来,同时也为了切断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补给线,集结了三十万部队发起“枣宜会战”。

当时,张自忠率领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在襄河西岸。但是,为了激励全国人民和全军士兵,张自忠坚持要自己渡河作战,下令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负责留守。在信中这样写道: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之后,张自忠亲率两千余人东渡襄河作战,很快就被日军的优势兵力包围。由于敌我力量的过度悬殊,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张自忠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连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了右腿。

经过一天一夜的血战,第33集团军残部全军覆没,从张自忠以下全部都为国捐躯,没有一人投降或者变节。战斗结束后,日军对这支中国军队充满敬意,在发现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后纷纷肃穆行礼。

日军第39师团长村上启作下令将张自忠的遗体收殓入棺,施以最高的军人礼仪后用专机运往汉口安葬,还立下了“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的墓碑。

惊闻张自忠殉国的噩耗后,老蒋表现得无比悲恸,下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遗骸。一番激战后,中国军队终于抢回了遗骸并立即组织运往陪都重庆。

1940年5月28日,当张自忠的灵柩抵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时,老蒋亲率要员臂裹黑纱迎接英灵,甚至还“抚棺大恸”。之后,沿途十万军民目送灵柩进行国葬,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周恩来这样评价张自忠: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可以为所有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的妻子李敏慧听闻丈夫殉国的消息数度昏厥,之后绝食七日而亡。最后,冯玉祥将军将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的梅花山麓,下葬当日社会各界纷纷祭奠,毛伟人也献上了“尽忠报国”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为抗击外辱而牺牲的先驱们,不论他们的党派或者信仰,全部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在2009年,为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为了迎接建国60周年,由中宣部、中组部和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就包括了张自忠将军,再次大力彰显了他的英雄事迹。@文史不假

3. 亮剑中李云龙如果投靠楚云飞?

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改编成电视剧以后,由李幼斌、张光北等饰演的《亮剑》大放异彩,曾经一时间万人空巷。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都无论如何不可能投靠楚云飞。退一万步说,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可能的结局如下:

一,李云龙会得到楚云飞的重用。

儒将楚云飞,是国军(包括晋绥军和中央军)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云飞眼光远大,军事指挥能力超卓,政治敏锐性极强。

李云龙在军事上与楚云飞比较,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楚云飞跟随国军参观团前往八路军总部,他独自一人去了李云龙的团部,此后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云龙在对日作战中战功赫赫,先后击溃了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击毙了坂田联队长;全歼了山崎大队和日军观摩团;与楚云飞联手,将平田一郎及其准备下乡清剿的日伪军官一网打尽;强攻平安县城,捣毁了整个日军山本特种部队……

楚云飞与李云龙在对日作战中是友军,双方惺惺相惜。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楚云飞提出让李云龙投靠他的部队。理由是,中国只允许一个政府,一支军队。

楚云飞对李云龙团击溃坂田联队从正面突围,大吃一惊;对李云龙全歼山崎大队大为钦佩;对李云龙没有任何情报的情况下,全歼日军观摩团,击毙一个少将,多个大佐深感不解;对敢于以一个团的兵力拿下日军重兵防守的平安县城,不惜不顾上司的意愿,全力注意配合。

“民族矛盾大于意识形态!” 这是楚云飞的所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假如小说或者电视剧到了抗战结束为止,没有了后文。我们可以说,楚云飞和李云龙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电视剧《亮剑》塑造了两个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

楚云飞邀请李云龙投靠他,是发自内心的。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楚云飞肯定会重用李云龙。

二,一山不藏二虎,二人的矛盾在所难免。

《亮剑》里,李云龙虽然几上几下,在红军时期就是团长,似乎他对自己的职务高低不是太看重。

但那都是有具体原因的。

红军时期,李云龙的部队里没有了粮食,他放兵抢粮,被徐总指挥一撸到底,由团长降成了伙夫。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才发布,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是人民军队的铁律!放兵抢粮就让人民军队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了。李云龙心里是明白的。错在自己,不在徐总。但李云龙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自己的战士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宁可自己受处分。

同坂田联队的战斗中撤退,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没有听从上级的命令。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李云龙被罚到被服厂当厂长,他嘴头上不服气,心里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他的这次胜利对上级来说,完全是超出意料之外的。

替“和尚”魏大勇报仇,李云龙拘留了孔捷,杀了谢宝庆。从团长降成了营长。

李云龙使本来已经答应让孔捷收编的谢宝庆部做鸟兽散。公报私仇,李云龙是明知故犯,即使不当团长,也要替死难的弟兄报仇。

当赵刚质问李云龙的时候,李云龙说:

“你不要把屎盆子往我一个人头上扣!你负伤的几个月,我老婆被敌人抓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杀了,还有你这个昏迷不醒的战友。我也是人,我也有心,也有肝!”

反映了李云龙是有血有肉的铮铮铁汉!并非肆意妄为。

不要以为李云龙对自己的职务高低是无所谓的,李云龙并非不求上进。授军衔的时候,李云龙与丁伟、孔捷嫌少将军衔低了,公然对抗,连少将的制式军服也不穿,遭到刘伯承的严厉批评。

职务上几上几下的李云龙,假如投靠了楚云飞,楚云飞说自己还缺了一个副师长。一个槽子里栓着两个叫驴,李云龙会久居人下,甘当楚云飞的副职?

一山不藏二虎,楚云飞与李云龙的矛盾是必然的。

那么请看李云龙的最后结局。

三,李云龙投靠楚云飞的结局,或者是战死,或者是被冷冻。

假如李云龙投靠了楚云飞,接下去面临的是三年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不会因为一个李云龙而改变走向,也不会因为一个李云龙而推迟进程。

三年时间国民党总兵力430万,号称800万,被127万人民解放军如摧枯拉朽般扫荡干净。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兵团司令战死的都不在少数。假如李云龙真的做了国军的少将副师长,那李云龙战死并不奇怪。

假如李云龙没有战死也没有被俘,他的下场也不会好。

原因挺简单,“国军”内派系林立,真正能得到最高统帅青睐的是他自己的嫡系。楚云飞之所以一路走红,最大的原因可不是他的功劳和能力,而是他属于黄埔出身,是蒋某人的学生。

其他非蒋某人嫡系的将领,是一概受到排挤的。包括实力强大的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都一直被蒋某人视为眼中钉,日子不好过。这是众所周知的。

试想,作为降将,而又与上司楚云飞不和的李云龙会得到蒋氏的重用?被冷冻是他最好的结局。

至于小说《亮剑》里李云龙最后自杀,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

4. 赵匡胤不死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赵匡胤真要是不死,可能也就那样。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1945年,蒋公在与毛主席“煮酒论英雄”完以后,就去世了。很多人就该说了,以当时实力对比,如果蒋公活着,国军该如何如何。然而,事实上,蒋公活着也没有如何如何。国军该败还是败,国民党该退还是退。

赵匡胤就算活着,也没有实力收付燕云十六州!冷兵器时代,骑兵占优势,就等于现在掌握了制空权。

自从石敬瑭在938年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以后,一直到朱元璋上台,才在1368年收复此地。朱元璋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他有一支跟能跟蒙古骑兵相媲美的骑兵!还有比蒙古将领更优秀的将军:徐达、常遇春!

以洪武五年北伐为例,我们来看看朱元璋时代的明朝骑兵有多厉害。当时,朱元璋派出三支部队北伐:徐达为中路军统帅,李文忠为东路军统帅,冯胜为西路军统帅。每支部队各5万人,共计15万骑兵!注意,是15万骑兵!加上后勤的马匹,明军这次至少动用了30万匹马!

在看宋朝,号称有10万骑兵。但是,这10万指的是骑兵人数,不是马匹。宋朝马匹紧缺,就算是北境前线的骑兵部队,马匹也只到总人数的七成!也就是,宋朝不到7万马匹!

少吧?!明朝到1390年以后,骑兵马匹也只维持在不足5万匹!也是因此,后来的明军开始依靠要塞固守了。所以,幸亏明初时,骑兵马多战斗力强悍,才能将蒙古人赶走。要是在晚上三十年,也就只能“仰天长叹了”!

"与虏战失利,敛兵守塞"

再看宋朝时辽国的实力。辽国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长期维持十来万骑兵。而且,辽国的骑兵是一人三匹马!也就是说,辽国至少常备战马三十多万匹!这怎么打???

赵匡胤活着的时候,也知道打不过。所以,他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赵匡胤死后,赵光义不知深浅,对辽国兴兵。结果,赵光义自己都中箭了,坐着驴车跑了回来。

注意,赵光义逃跑的时候做的是驴车!!!皇帝逃跑时都找不到马车,坐的是驴车,你说怎么打。

(文|勇战王聊历史)

5. 为什么我读不进泰戈尔的诗?

读不进泰戈尔的诗,那是因为泰戈尔的诗歌在体裁、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上的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读他的诗歌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印度社会以及印度人们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就不容易理解其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泰戈尔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印度人民饱受殖民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压迫时期,他的诗歌多取材于印度的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印度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印度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

泰戈尔的诗歌在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的因素,又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成分。他善于以"故事诗"和“抒情诗”的形式,致力于自由体诗歌的创作。泰戈尔的诗歌大多用大众化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在创作手法上,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他的抒情诗中,浪漫主义成分较重;而在叙事性诗歌中,现实主义成分较多。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泰戈尔13岁时就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歌。他是印度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的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最后的诗篇》和《文明的危机》等。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评价说:"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

节录泰戈尔哲理诗几首:

1.白日将尽

暮空面对落日

诵念咒符

拨着由晚星缀串的念珠

2.日光把金色的诗琴

赠给恬静的繁星

让他们弹奏

永恒的光芒

3.让你的爱慕

穿破

咫尺天涯的坚壁

看得清我

4.人生之书

许多页空无一字

用你的思索

加以充实

让书里面隐居的诗人

状写极乐之地

让神灵的圣音

拓展你的想象力

5.施舍水果的大树

牢记心里

染绿心灵的芳草

常被忘记

图片来自网络。

6. 鲁迅为何从来不骂蒋介石?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梳理一下鲁迅骂过哪些人。

(1)梁实秋,著名文化学者,曾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英国文学史》,双方对战的焦点在于文学阶级性,鲁迅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大肆开骂,梁实秋也不甘示弱,奋力回击。晚年的梁实秋移民美利坚,但因心念祖国不肯宣誓效忠,所以至死没有获得美国国籍。

(2)陈西滢,北大/武大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常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3.18”惨案后,鲁迅认为陈为北洋政府说话,在《纪年刘和珍君》一文中拐弯抹角骂他。

(3)杨荫榆,杨绛的姑母,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极力反对教授搞女学生,彼时鲁迅刚泡到学生许广平,认为杨在隐射他,所以大发雷霆,骂人家是“性变态”。日本占领苏州后,杨对日军的恶劣行为十分不满,多次到日本领事馆抗议,后被日军枪杀于苏州河。

(4)章士钊,“3.18”惨案中,章士钊是教育总长,自然逃脱不了鲁迅的骂声,此公与***相交甚厚,解放后依然做出不少贡献,具体不在这赘述。

(5)胡适, 这哥俩早年关系十分融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不仅书信往来频繁,还动不动在公开场合互相吹捧,后来由于政治理念不同,关系逐渐恶化,胡适主张改良,鲁迅主张革命,双方就此决裂。此后鲁迅三番五次痛骂胡适,而胡适却从不做任何回复。

(6)郭沫若,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遭到鲁迅的痛骂,包括林纾钱玄同周作人魏建功梅兰芳 徐志摩李四光林文庆高长虹顾颉刚马寅初成仿吾叶灵凤潘汉年张资平杨邨人胡秋原潘光旦周木斋傅东华沈从文施蛰存朱光潜文公直张若谷等等,以至于沈从文说道:一个时代的代表作,结走账来,若只是精巧的对骂。

那个时代混文化圈的如果没有被鲁迅骂过,只能说咖位太低。

但回过头来再看,这些被鲁迅骂过的人,没有一个日本人,没有一个高官,更不谈蒋介石这种手握大权的大哥大。

鲁迅为什么不骂蒋介石,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从他为人处世的风格来看,可以做如下推测。

(1)不敢

文人相轻是中国人的传统,互相之间打嘴炮无非是文字游戏,伤不到皮毛半点,骂骂更健康,骂多了还能上头条,走流量,前文提及的被骂者基本都是文化圈的,双方你来我往,骂的不亦乐乎,连个起诉打官司的都没有,更不谈约架上门等暴力措施,见了面依旧装模作样寒暄。

但骂官员就不一样了,作为民国时期收入最高的作家,鲁迅深知骂官员或者深度涉入政治的后果,“3.18”惨案后他在北京大骂教育总长章士钊遭到北洋政府通缉,不得不避祸离开,就职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地,此后他再也没有对当政者发出过骂声。1931年柔石等“左联五烈士”在上海被杀后,鲁迅匆忙避难,诚惶诚恐,哪里还有胆子去骂蒋介石。

(2)拿人家的手短

鲁迅一生收入丰厚,但却也是个十分会谋钱的教授,无论是厦门大学还是中山大学,还是后来寓居上海,他的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1929年他在致韦素园的信中写到“经济倒还安定的,自从走出北京以来,没有窘急过。”

但不为人知的是,从1927年至1931年,鲁迅先后从国民政府领取了14700元大洋的津贴,要知道这笔津贴并不是国民政府主动给他的,而是他通过各种关系从国民政府搞出来的。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巨款。拿人家这么多钱,怎么好意思“端起锅来吃肉,放下碗就骂娘”。

也许有人说,鲁迅与蒋介石是浙江老乡,又都游学与日本,可能是不太好意思,这点无法认同,徐志摩也是他老乡,还不是被他怼的屁滚尿流。民国时期江浙文人众多,也没有听说哪个因为老乡关系躲掉鲁迅的骂声。

可能还有人会说,鲁迅先生1936年就去世了,与蒋介石交集不多,可能没有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这也站不住脚,“4.12”时期鲁迅刚刚完成对黄埔军校的访问,却也不敢多发一言。

1930年,鲁迅与**主管宣传工作的李立三会面,李要求鲁迅:“你在社会上是知名人物,有很大影响。我希望你用周树人的真名写一篇文章,痛骂一下蒋介石。”

鲁迅当即回绝:“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国去当寓公。”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7.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

仆固怀恩被逼反叛是一场政治悲剧,表面上这是一起偶发性的误解,其实质是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暴露出来的政治矛盾的激化。

如果要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第一,李光弼第二,仆固怀恩第三,这个排名应该没有人提出质疑。

《旧唐书》记载:“怀恩以寇难已来,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一门46人当了烈士。为了向回纥借兵,他三个女儿先后远嫁回纥和亲。用“一片丹心”来形容仆固怀恩,一点都不为过。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仆固怀恩的形象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呢?

起因是史朝义二度谋反,引来回纥共同对付大唐。此时回纥的可汗毗伽阙,正是仆固怀恩的女婿。于是仆固怀恩奉旨,说服了回纥人调转枪口,打败了史朝义。战后,仆固怀恩和毗伽阙可汗翁婿俩,率军从相州回军河朔,路经河东时,与河东节度使辛云京闹了点不愉快。

原来,辛云京一直怀疑仆固怀恩与毗伽阙勾结,企图谋夺太原,所以,大军奔赴相州时,辛云京拒绝开城迎接,也不给予粮草。如今大军得胜返回,再次路过河东,辛云京的警惕性依旧很高,还是紧闭城门,不肯犒军。

仆固怀恩火了,老子辛辛苦苦为国卖命,你们还带着有色眼镜无端怀疑我。他一怒之下,跟辛云京来了对峙,同时向朝廷递了一封弹劾状。

就在双方顶牛之际,曾在仆固怀恩军中做监军的太监骆奉先路过河东,辛云京赶紧向他汇报:仆固怀恩与回纥人勾结,其反状已经很明显了。辛云京这一定性的说法,左右了骆奉先的判断。

骆奉先从辛云京那里出来,来到仆固怀恩军中。仆固怀恩的老妈见到骆奉先,劈头盖脸一顿批:你跟我儿子是拜把子兄弟,怎么又跟辛云京搞得火热,两面三刀的?我也不跟你计较了,既然来了,你们兄弟就好好聚聚吧。

见到“好兄弟”来了很高兴,仆固怀恩亲自上场跳舞,宴请骆奉先。酒过三巡,骆奉先心里压着事,提出辞行。仆固怀恩说:那哪行,明天端午节,怎么也得过完节再走。

仆固怀恩太热情,坚持挽留骆奉先,怕他不辞而别,特地令人把骆奉先的马藏起来。

骆奉先心里一惊:坏了,这家伙肯定要谋反,老太太先骂我一顿,又扣了我的马,这是怕我给朝廷送信啊!于是他乘人不备,翻墙逃走。

仆固怀恩听到报信,冷汗直流:我本好心挽留他过节,没想到被误解成行为不轨,要是被朝廷当作谋反的证据那还了得?于是他亲自带着骆奉先的马,一路追赶,送还马匹。

果然,骆奉先回到长安,就说仆固怀恩有谋反之心。仆固怀恩也不能等死,也上疏痛责辛云京和骆奉先勾结陷害。

很显然,这件事让仆固怀恩心有余悸。新即位的唐代宗,特地派黄门侍郎裴遵庆为使,去安抚仆固怀恩。应该说这次安抚的效果不错,仆固怀恩抱着裴遵庆的脚嚎啕大哭,裴遵庆也转达了唐代宗对他的信任,并建议:既然这是一场误会,你能不能回朝一趟,所有谣言瞬间就化解。

仆固怀恩一铺胸脯:没问题,您先行,回头我就入朝。可裴遵庆刚走,仆固怀恩的副将就竭力反对:“朝廷有功不赏,李光弼被废黜,来瑱被冤杀,分明是兔死狗烹,你遭受陷害,返朝肯定是死路一条。”

仆固怀恩怕了,改成由儿子代他入朝,朝廷允许后,他再次变卦,连儿子也不去。后来朝廷出使回纥的大臣回国,仆固怀恩担心自己跟回纥往来的事传到朝廷不利于他,就扣留使者不让回京。事情越办越遭的仆固怀恩,完全乱了方寸,恼怒之下,他令儿子率军攻打辛云京,结果儿子战死。

发展到这一步,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仆固怀恩的老母亲都不赞成他的做法,老太太怒火中烧,抽刀追着他砍:“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

这次叛乱,最后由仆固怀恩的老上级郭子仪出面,才得以平息。郭子仪的威信神一般地存在,他刚一到朔方,仆固怀恩的部下一听说郭老爹来了,呼啦啦兵器扔了一地,集体鸟兽散。仆固怀恩带着几百随从逃往灵武,啸聚山林,当山大王去了。

朝廷再次宣抚仆固怀恩,依然被他拒绝。在第二年冬天,他又策划了一场大动作,引十万吐蕃人入侵。这一次对大唐来说相当凶险,吐蕃人攻入长安,唐代宗吓得逃往陕州,京城二次沦陷。

又是郭子仪临危受命,他从20骑人马开始,一路收集散兵,奇迹般地打败了吐蕃人,再次光复长安,二次再造大唐。

转过年,一条路走到黑的仆固怀恩,再次引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奴剌,合军三十万犯境。叛军面对的依然是不老战神郭子仪,年近八旬的郭老,还上演了孤身闯敌营的好戏。

两军对垒时,回纥阵前喊话:对面的将领是谁?唐军回答:郭令公!回纥人哈哈大笑:郭老爹都已经不在世了,你们骗谁呢!原来仆固怀恩为了骗回纥人出兵,诈称郭子仪病逝,唐代宗驾崩。

郭子仪闻讯,亲自上马,在阵前亮相,回纥营中一片骚动。当晚,郭子仪单骑入回纥大营,与回纥人达成和平协议。而就在此时,仆固怀恩病逝军中。

一切都是那么巧合,牵头人突然病逝,回纥人又准备撤军。郭子仪乘机对叛军发动攻击,斩杀吐蕃五万人,联军大败。

由仆固怀恩引发的西北叛乱,在经历三年的起起落落后,终于被彻底平息。一位曾经为大唐帝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军,一位为国家安危曾经举族抛洒热血的英雄,居然以叛臣的身份,给自己画上了耻辱的句号。

仆固怀恩的死讯传到长安,唐代宗沉吟半天,最后说了一句:“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仆固怀恩其实没有反心,都是身边的人误事!

唐代宗的话是歧义句,“左右所误”,可以理解为仆固怀恩被他身边的人所误,走向了不可挽回,也可以理解为代宗本人,被骆奉先等人所误,把忠臣逼成了叛臣。

其实唐代宗最后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才是仆固怀恩悲剧下场的根源!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对藩镇割据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恰是对武将的恐惧与打压,这么一个肤浅的结论,而不是深挖其背后政治结构的问题。

由此,满朝极端排斥武将,皇帝重用宦官。天下还未大定,就展开对武将的清洗。来瑱的冤死,李光弼被废黜,郭子仪被解除兵权等一系列动作,让武将们噤如寒蝉。

吐蕃人为何能轻松攻入长安?原因就是武将们要么不敢作为,比如李光弼,要么参与反叛。有位叫王献忠的将军,直接鼓动郭子仪行废立之举。可见武将对唐肃宗和唐代宗,两代皇帝的失望和怨恨有多深。

这就是郭子仪的伟大之处,他在多次遭遇打压的情况下,依然不顾个人处境,一次又一次临危受命,始终把国家大义放在第一位,唯独没有小我。

这恰恰是仆固怀恩的缺陷,诚然,如果他接受朝廷的安抚,可能也逃不掉被废黜,但是过度地强调个人得失,必然把他带进难更可怕的深渊。连老母亲都看出了这一点,而仆固怀恩依然一条路走到黑,私心作祟而已。

可见,安史之乱的伤害,远远不是十几年的兵荒马乱,它对整个大唐的肌体侵蚀太深了!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44)
黍的拼音(禾汆念什么)
上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相关推荐

  • 物物交换网(什么是易货)

    易货是一种交换物品或服务的方式,也被称为物物交换或物品交换。在易货交换中,参与者直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来交换所需的物品或服务,而不涉及货币的使用。...

    2023年11月14日
  • 南风歌(还有什么信仰这是什么歌)

    《我是如此相信》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天·火》的主题曲,于2019年12月15日以单曲形式发行[8],后收录于周杰伦在2022年7月15日发行的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中[6]...

    2023年11月21日
  • 佛光普照(佛光的组词有哪些)

    佛光普照:拼音:fu.guang.pu.zhao.释义:这句形容神佛发出的一种五彩神光。来让人们行善做好事。造句:在五台上的山顶上,出现了佛光普照的神光。...

    2023年11月22日
  •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王戎不取道旁李》,其推断理由是树长在路边,来往有很多行人,如果李子很甜,早就被摘光了,不会到现在树上还有很多李子。这篇文章蕴含道理是:做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

    2023年11月23日
  • 成都向左 重庆向右(成都到重庆过路费要多少钱)

    D2201重庆北18:07潼南18:5518:594分成都20:19D2255重庆北19:07合川19:3519:372分成都21:17D5133重庆北12:03潼南12:5112:565分成都14:16D5125重庆北17:37遂宁18:4...

    2023年11月25日
  • 仓央嘉措诗集txt(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这里全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这几句朗朗上口的诗因为一部电影迅速走红网络,或许你也曾在哪里听说过。不知何时开始,绝大多数人将它认定为是情僧仓央嘉措的诗,因为和仓央嘉措之前的诗歌风格太过相似,空灵...

    2023年11月25日
  • 入党转正发言(党员转正纳新大会会标怎么写)

    介绍人对转为预备党员的意见,应写出被介绍人的姓名、优点、在党组织工作中获得的积极成果并写明介绍人的姓名、单位、职业。...

    2023年11月27日
  • 埸怎么念(有的年轻人在公交车上有位置也不坐)

    一是为了给老、弱、病、残、幼让座。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人流量大,人员上下频繁。年轻人宁愿站着也不坐,有给下一站可能乘车的老、弱、病、残、幼让座的打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赞赏和肯定。...

    2023年11月29日
  • 团圆的拼音(团圆什么意思)

    团圆,拼音是:tuányuán,指的是一家人全部在一起。一年之中,家人去远方工作,只有到年的时候才回家或者几年才回家就是团圆。释义:1、圆;满圆。2、团聚在一起。3、圆满的结局,多指戏剧情节而言。...

    2023年12月03日
  • 吞风吻雨(难念的经哪年发行的)

    《难念的经》是周华健演唱的粤语歌曲,周华健作曲,收录在周华健1996年12月20日由滚石唱片发行的专辑《生·生活》中。该曲是1997年香港TVB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题曲。...

    2023年12月0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