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笔(你可以发一首原创的现代诗歌吗)

1. 清明随笔,你可以发一首原创的现代诗歌吗?

《春天的喜悦》(原创)

从现在开始,

我要变成悠闲的兔子

奔跑,跳舞,肆无忌惮地尖叫

把我粉色的裙子送给勤快的蝴蝶

我的项链,胸前的珠花,这些

已不及眼前的泥土清新,

我要住在

青草中央。随时抬头

蓝天白云,繁星满天

从现在开始,

我要关闭所有的信号

我要学会关心蚂蚁的心痛,要陪

鸟儿们散步,要回复

鹰的短信,要拜访

青蛙的舅舅和毛毛虫的婶婶,

最后

睡着了,我,还需要

以一个兔子的心情,去怀念

故乡

从现在开始,

不再害怕雪花带来的

冷风,不再担心树杈上的

鸟巢,不再等待门铃、电话

和那些

拥挤的门票,

我顺着丝巾飘起的方向

一路前行

从现在开始,

我就是一只快乐的兔子

我要高举我的双耳,跨过平原

跨过山川,我要把

看到的风筝都变成

送给你们的礼物

我要随意抬头

蓝天白云,繁星满天

清明随笔(你可以发一首原创的现代诗歌吗)

2. 三位画师给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和首位皇帝。朱元璋从一介平民成功创立大明王朝,并登上大明王朝的皇位,可以说朱元璋的一生创造了许多传奇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朱元璋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开国君主。这一点就连朱元璋一生的许多对手都不得不承认。毕竟一个人从社会的最底层走向封建社会的最顶端,这样的历史奇迹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是无法完成的。

但是同时朱元璋又是一个嫉恶如仇且十分关心百姓疾苦的人。因此朱元璋晚年杀害了一大批开国功勋和朝中权贵,许多时候甚至不惜杀害皇亲国戚来肃清吏治,为的就是能够给大明王朝营造出一个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面貌和良好的国家风气。

然而今天要讲的是关于朱元璋的一件野史!相传朱元璋由于年少时家庭贫困,因此朱元璋这个人看来是尽管是威风凛凛、睿智深邃。但是朱元璋的外貌并不出众,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尤其是朱元璋因为早年时期的贫苦生活经历导致脸上留下了许多麻子和痘印。

但是朱元璋在扫清全国范围内的敌对势力并且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也想要效仿历代的君王为自己留下一副帝王画像。尤其是朱元璋一生一直崇尚汉高祖刘邦能够以地方小吏之身开创大汉天下。同时也敬佩唐宗宋祖所开创的盛世局面。

但是朱元璋在接连召见了两位当时国内知名的画家为自己绘制帝王画像之后,朱元璋不仅不满意这两位画家的耗费心血之杰作,反而将这两位画家斩首示众。

原来这两位当是知名的画家,在得知朱元璋要为自己绘制帝王画像时。第一个画家追求写实求真,画的可以说是惟妙惟肖,完全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实面容一一记录,绘制成朱元璋画像。但是朱元璋看到第一位画家曾上来的画像如此之丑陋。认为这个画家有意抹黑自己,诋毁大明王朝的皇家威严。于是将该画家斩首示众。

而第二位画家在吸取了第一个画家的经验和教训之后。便脱离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实面容。依靠着历史上俊俏英气的美男子的特征形象为朱元璋绘制了一幅绝美的帝王画像。朱元璋看过第二位画家提交上来的画像之后,发现画像之上的人跟自己毫无关系。因此也将第二位画家斩首示众。

而到了第三位画家则变得十分聪明。他知道朱元璋一方面要体现出自己作为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威严和英气。同时也要具备自己的一些主要外貌特征。因此第三位画家则依据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知名的盛世贤主。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等人的画像和特征。先绘制出了一个盛世明主该有的威严和英气,随后又结合朱元璋一些外貌特征绘制成了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当第三位画家将自己的画作交到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手中之后,朱元璋看罢之后十分欣喜。一方面满意自己的画像能够威严和形神兼备,另外一方面也感觉自己与历代盛世明君有了跨越时空的联系和感应。自己也跻身于中国历史上盛世明君之列。

3.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画画?

我们为什么要画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看似无聊,但很少有画者自问过。静思之,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绘画是人类认知世界本能的欲望。

不管是远古人类还是现代人类,从幼到老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不断模仿的过程;潜意识中,有绘画的欲望,努力想把物象极力的还原化,如模仿猛兽动物的舞蹈,效仿雷声风声的音乐,当然绘画亦如此,远古时期大量的岩画,记录了诸多当时的生活、狩猎、祭祀、战争等场景,催生了绘画的成熟和发展,这种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生就会,与文明无关;人人都有绘画的天赋和潜质,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让很多人滞停了绘画天赋的衍生.

二:绘画是人类情感宣泄的重要方式

人有喜怒哀乐,当情绪达到沸点时,就会有某种体态语言宣泄出来,如手舞足蹈、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等......,古今如是;当某个情绪点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与绘画技法无关,如远古狩猎,狩得野牛一头,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绘制成画,宣泄心中的喜悦;中国明代徐渭,一腔抱负怀才不遇,笔墨挥洒,水墨恣意,为泼墨大写意之宗,亦为宣泄胸中块垒,(其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洒脱中透着极大的无奈;)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其作品《呐喊》撼人心魄,作者发抖、血红、扭曲、夸张、歇斯底里的表现,让人感到眩晕的恐惧,和恐惧后的焦虑、孤独。

三:绘画是另一种语言的表达

绘画是一种语言,和舞蹈、摄影、影视等一样,当人类情感和意识形态,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独立的声音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心中意愿表达的需要,表情、肢体、艺术语言亦由此诞生,愉悦时的优美曲线,愤怒时的多锐角折线,这是人最原始的本能绘制,各种色彩也直接反应人内心的感受,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印象日出》《睡莲》,.....等表现了画者内心不可言语的世界态度。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亦在绘画中安放自己孤寂的灵魂,每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少到不可再少,惜墨如金,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其绘制的鸟皆白眼观世,立于危石之上,用笔极简,静穆疏旷,“墨点无多泪点多”,其用绘画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高洁和坎坷的人生。

四:绘画是艺术审美的启蒙

绘画驱动了人类艺术审美的进步,任何一个视觉艺术科系,都是围绕绘画展开的,不管是南齐谢赫六法论:(“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还是西方绘画中的色、光、影、质感、量感、空间感等的绘画理论体系,都将绘画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释,不管是设计行业中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还是影视作品创作都根源于绘画。其绘画审美的高低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格调。

五:绘画作品是艺术家本人的灵魂载体

绘画作品不能单一的看成是空间艺术,而艺术家本人也是作品的本身,从而形成了以其本人为中心的,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体。绘画作品只是这种艺术体的空间呈现。其凝聚了所有关于艺术家的一切。因此绘画是艺术精神的延续......

艺道浩瀚,奈何才浅,未尽万一,抛砖引玉,同探奥学.......

4. 如果让你马上朗诵一首古诗?

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我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闪烁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才构成了一部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当我们遨游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海洋里,不断地吮吸营养古诗的时候,而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绝笔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爱国诗中最具特色的一首名篇。这时已是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便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绝笔诗。它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更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深刻表达了诗人的痛苦、无奈,同时又充满了对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

从诗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催人泪下! 作为一首绝笔诗,篇幅虽然短小,但是份量却十分沉重,这在古代诗人中实不多见。 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似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无所畏惧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这就是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体衰的陆游满腔的爱国情和报国志,全诗有悲切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今天的泱泱华夏,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是否能从古代诗人陆游的这首《示儿》诗中感悟到什么?当年陆游对祖国那份忠诚的挚爱情怀究竟在现代的我们年轻一代人身上还有多少念想?我们如何去传承和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细细琢磨,认真思考的。让我们朗诵着《示儿》诗篇,领悟着诗人的爱国精神,呤唱着诗人的报国情怀,奉献着我们热爱中华的伟大力量!

5. 释迦摩尼的智慧从哪里来?

五台山偶遇神秘小沙弥,告诉我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从哪里来?

几年前我去五台山朝圣,在各大庙里参拜完,就走出来随意游览,我当时坐在黛螺顶 白塔附近。看着五台山的寺庙香火缭绕游人如织,我觉得心里十分庄严,因为我勉强算个学仏之人,对仏法的东西很有兴趣。

正在此时我偶然别过头一看,忽然看见一个僧人,准确说应该是一位小沙弥,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左右,正在我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打坐。

我看这位小师父打坐的样子,十分安详,不像是个初入门的样子。

立刻感到好奇,于是上前观看,又不敢打扰他,我便也在他的对面找了块石头打坐。

不知坐了多久,忽然小和尚一个响指,把我从一堆胡思乱想里叫醒。

“施主,你怎么也在这里打坐?”小师父问我。

我马上给他行礼,说:阿弥陀佛,师父啊,我不敢打扰你,看你在这打坐,我就想着陪陪你。

他说:哦,原来如此。你是来朝圣的吧?

我说:我说想来找仏菩萨加持点智慧的。

他说:智慧不由加持而来。智慧是你自己本来有的。

我一听,觉得有点意思,就问:那么,难道释迦牟尼仏的智慧也是自己本来有的吗?不是他生生世世修来,和在十方诸仏菩萨那里加持来的吗?

他说:即使是佛陀的智慧,也是他本来具有的。不是他从他方世界找来的。

所以他老人家夜睹明星悟道后说了一句话:“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我问:这句话我也知道啊。但是我觉得,这是佛陀在鼓励我们吧,他那种智慧,怎么可能我们人人都有呢?

他说:仏陀当时自己也觉得很惊讶,所以说了三个奇哉!。

在我们修行的时候,总觉得我们修啊修啊,修到了某一个程度,忽然之间化空无我、光芒闪烁、境界突变、这时候神通具足,智慧就来了。其实智慧不是这样修出来的。

智慧是本来有的,一直都在的,没有离开过我们,不过是我们不懂得看不到启用不了。

我说:智慧本来就有,那它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它?

他说:当你不用,它无法显现,你用起来了,它就显现出来。比如你要过河,智慧就像是船,没有智慧,你就只能靠泅水探险过河,不是淹死就是湿透全身,速度还慢,走不了多远。

而有了智慧的启用,如同有了船,不只是船,你遇到沟沟,智慧就是桥,你遇到了高墙,智慧就是云梯,你遇到了水灾,智慧就是息壤,你遇到了火灾,智慧就是大水,随你启用,拿来对治你一切烦恼障碍。

但是如果你不在事上去感悟,就没有智慧可言,不可能你一年到头只坐在那里啥也不动,智慧就在那里显现。

智慧是无形无相,但智慧是可以有体用的。有妙用的。

一个人修行,没有把那些阻挡智慧显现的修掉,智慧是不会出来的。

我问:什么阻碍了智慧的显现呢?

他说:什么都不会阻碍智慧的显现,只不过,你没有懂这个道理之前,还是得去做减法。

思维辩析、妄念丛生,心不能定,行住坐卧皆不在觉照之内,智慧自然无从生起。

一个人缺少智慧,其实就是思维习性在做主人公的缘故。思维习性做了主人公,智慧无从得出。

我问:什么是思维习性做了主人公?

他说:人生来如此,以思维和习性,做为生存的本能,遇到任何事情,马上思考和定义,思维活动非常敏锐。思维由哪里来反应,是根据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官作用来起相对的反应。

简单说就是感官的作用触动了意识的产生。意识掌控我们的整个生命活动。

如果一直是在这样的状态里,真正的智慧是不可能显现的。

他就好像本来是个主角,唱戏的时候,旁边的替身抹了一把脸先急着上台了,在台上不断地唱演,弄假成真,自以为真非常投入嬉笑怒骂哀乐,自以为是生命主角了。

真正的主角在后面只能看着,他其实也属于这出戏,他才是真正的主角,他的厉害是,一旦上来唱戏,就叫做智慧启用了,一旦启用,绝对不会误认为自己就是这个角色,也不会把舞台当真,他知道唱完了要下台,台下的观众也是逢场作戏叫个好。他知道这一切的不恒定不靠谱。

所以你必须想办法让这个真正的主角上台来,主控你的人生戏剧。

我问: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活着的啊,那难道他们里面没有人有智慧吗?

他说:智慧只不过是个名字,说起来勉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为法智慧,一种是无为法智慧。

有为法智慧,是世人可以通过轮回夙世传承(又叫先天)、通过后天学习积累(后天)来得到的。这些智慧也叫智慧,但是是有为法智慧,主要在世上为人处世办事来用的。

无为法智慧,也可以称之为:(空性智慧)或者叫做无为智、妙明觉智、等等,它是人觉照中显现出,同样也是在为人处世办事中体现。

然而无为智的体现和受益,没有一个所谓自我来承受,恰恰因为无我,才有无为智的显现,你越是无我,越是有无为智慧,越是有无为智,越是不以为智慧。

一般人认为无为智可以解脱烦恼痛苦执着。可是当你真拥有无为智,其实是因为懂得烦恼痛苦执着并无“我”这个受者,也并无实体实相可言,同样的,智慧也如此,在无为基础上,智慧是暂时权且的描述,是针对解脱说的名词。

不需要解脱的时候,智慧也不需要了。无所谓解脱的时候,烦恼、痛苦、执着一起消亡无有意义,那么解脱它们的智慧也一样无有意义了。

世间人,大概分为几种类型:

1、 有为智慧和无为智慧两者俱无,活在乱七八糟糟糕的无名黑暗和贪嗔痴漩涡中,随着自己作的业而轮转浮沉。2、有很多有为智慧,聪明精明,办事处世都很厉害。但是烦恼痛苦执着和生死都无法解脱。3、无为智慧具足,一切都无法扰乱他的心志。一直努力下去,烦恼生死皆得解脱。

然而无为智,一旦启用,在表面上看起来,会和有为智稍微有点矛盾。

比如有为智慧讲究利益得失,讲究在竞争中如何对立取胜,而无为智讲究忍让宽容,不浪费时间追逐争夺。

这些看起来是有矛盾的。

所以,儒家才有中庸之道,希望人能够以无为之智慧的出发点,做有为的事情。

这就像张载提出的: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基础。当人去干有为之事时,出自私利私心,这个有为智,就沦为术,沦为手段,格局就无论如何高不了了。

当人以无为无我无私、利他为出发点和初心去做有为之事时,有为智,才叫做智慧,其实做到了彻底,就通融了无为智。这时候有为无为智慧相融合,这个人可以叫做完人了。儒家说的君子的最高层次,就是这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能一心利他的完人。

以无为法行有为事,此人乃菩萨行。

这又回归到了佛法的修行上来了,以无为法行有为事,其实就是修行。

或者说:以无为之心,应有为境,行有为事,即叫做智慧行道。

我问:那么,具体怎么搞呢?

他说:无论你是念仏念咒打坐还是观照,其实都是在试图使自己的心不随外境动摇。只要心长期处在对一切的觉照里面。就叫做醒,觉照不在,就叫做迷。

试着去这样行道,时间久了,觉照的状态越来越稳定,智慧自然就来了就显现了。所以说,无为智,并非从哪里读书哪里搜索哪里抄笔记就能修来。而是自然而然从定性中流淌而出。

无为智出来做主,人就清明理智,淡然而朴实。无为智出来做主,人就不焦虑不狂乱、如水般平静。无为智出来做主,人就不向外奔逐、不触景生情以物喜为己悲。无为智出来做主,人就不迷茫有方向,无恐惧对生死灾难悲喜都有着落。

无为智是一点点出来的,好像乌云遮住了月亮,一开始月亮是个月牙儿,慢慢乌云一点点散,月亮就会越来越圆,越来越光。

最后一轮圆月挂在天空郎然独照。智慧圆融了。

可能你去年因为丢了三百块一直在心疼烦恼,过几年你智慧启用了,你再丢三千块也不动情绪,赚了三万也没有高兴到哪里去。当一切可有可无,若即若离之时,这是你的智慧在启用啊。

当世界上的事情、变化、外相,都不能干扰你的内心安宁,这个智慧就圆融了。

所以,自心定而生慧,慧是真心在事相上的妙用,就连释迦牟尼仏陀,也是如此。

小沙弥说到此处,一声远远的钟声传来,他抬起头看看天边,已经霞光满天,已入黄昏,便合十说道:施主,时间不早,早点下山吧。我说的,也只是一人之言,你可以参考参考,也可以试着默默在生活中观照。点起一盏心灯。

我点头致谢,心里清凉感恩。他转身而去,不一会便消失在山中。

6. 哪一个古风句子让你一见钟情?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便是人生读到,就忘却不了的最钟情的一首诗。特别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更成为赞扬“教师职业”的千古绝唱。人们都喜欢。

7. 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有关寒食节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年桓谭的 《新论·离事》:“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记载虽简单,但寒食节的禁火、为介子推而设却是非常清楚的。

其后《后汉书·左周黄列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明罚令》中云:“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由上可以推知,寒食节出现于西汉、兴起于太原,其后地域逐渐向三晋扩展,“寒食”时间也在逐渐增多;到东汉未年,至少已经扩展到晋中、晋北,禁食时间竟达三个半月之久的一百余日。

虽魏武帝以及其后的石勒等都曾禁止过寒食,但六朝之后寒食节被更广泛的地域接受,有关寒食节的文字记载渐多。

据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载:“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东晋陆翙《邺中记》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

《晋书·载记》记载:“勒下书曰:‘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子推诸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从其议,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子推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子推历代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并州复寒食如初。”北魏太和二年二月,魏孝文帝下诏禁止国人绝火寒食,诏曰:“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昔介子推......世世祠祀,頗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

可见这一时期,寒食节已由晋中扩展到整个中原地区、即所谓“中国”,寒食的时间也又由长缩短,向一个典型的“节日”模式靠近,但此节日尚未被官方正式承认。

对于寒食节的起源于介之推一说,也有人提出过异议,其主要观点认为寒食节的核心要素———禁火,其起源应是更为久远的上古“改火”风俗。

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周书·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清顾炎武《日知录》:“唐李涪《刊误》曰:《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汉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遂。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待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又《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曰禁火。此则禁火之义昭然可征。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以钻燧证之。...《升庵集》:《容斋随笔》谓,寒食禁火不由介推,其言是矣。”

所谓“改火”是古人“万物有灵”思想的一种表现,上古时火种得之不易,故需保留火种,但古人认为火亦有生命,到了一定时间就应该将“老了”的旧火熄灭,换成新燧的火种,这就是“改火”。

唐韓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这种风俗在唐代依然为人所知的例证。应该说这种认为禁火之俗源于“改火”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更应看到随着社会走进文明时代,火种的取得变得方便之后,对火的崇拜逐渐减退,“改火”的习俗也就渐渐消匿,而当此时晋中的民间文化采用了极其巧妙的“移花接木”之术,将介子推的传说注入古老的“改火”风俗,虽然保留了“禁火”这一形式,但却将其内在意义由原本对火”这一自然现象的崇拜,变成对先贤的祭祀和追怀、对忠勇行为和高尚人格的褒扬,也只有此时才可以称作是寒食节形成了。

有趣的是,在寒食节的形成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移花接木”竟会再一次出现,但不幸的是这第二次“移接”却是将寒食节移入清明节之中,从此使寒食节渐渐归于消匿,这种现象在我国文化传承史上怕也是第一无二的特例。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00)
陈淑兰(百年梧桐树的诗句)
上一篇 2023年12月05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2月05日

相关推荐

  • 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九成宫醴泉铭读音)

    碑额篆书“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为欧阳询奉敕之作,因而更加着意,法度森严,运笔方峭峻拔中揉以圆劲之势,瘦硬而不失丰腴。结字上一反前代楷书字形多趋扁阔的势态,形体多偏长方,彻底摆脱了隶书模式的影响,树立了唐楷的标准格局,被后世推为唐代楷法第一。...

    2023年11月13日
  • 繁星短诗冰心164首(冰心繁星的两首现代诗)

    164首。《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

    2023年11月13日
  • 陈规(什么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的能力)

    一、性质不同:陈规和墨守都体现了对传统和过去经验的尊重和继承,但它们的性质不同。陈规是一种固定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而墨守则更多地强调对过去的顽固坚持,表现出一种保守、顽固的态度,会阻碍新思想的生成和发展。...

    2023年11月14日
  • 出身论(原罪说在教育学中属于遗传决定论吗)

    教育学中的遗传决定论是指遗传的决定性作用,而非全面决定;原罪说则是圣经信奉者认为每个人出生既已带着人类固有的罪恶。两者并不同属,相同点在均认为先天带来的,道理类似。不能混淆。...

    2023年11月21日
  • 逆战 电影(逆战歌曲是哪部电影)

    歌曲《逆战》是腾讯游戏枪战网游“逆战”主题曲,由裴育作词,曲世聪作曲编曲,张杰演唱,收录在张杰2012年发行的专辑《OneChance新歌+精选》里,2012年3月21日在腾讯游戏2012年度发布会首唱,MV由周君执导,2012年9月3日首播...

    2023年11月28日
  • 4月17日是什么节日(现实中发生过什么变态骇人听闻的事件)

    被称为“印度女儿”的女孩和男友在夜黑风高的夜晚给7人轮奸,钢管穿插进了肚子里。赤身裸体的扔在了水沟里,被发现后最终在新加坡医院治疗不好,死亡。...

    2023年11月28日
  • 国破山河在的国(城春草木深历史背景中的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的是“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大事件,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攻占北京长安。出处是唐朝大作家杜甫写作的《春望》。...

    2023年11月30日
  • 逊色(也不逊色怎么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人都非常的优秀,没有一个比别人差,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优秀的人,他们往往身上有着非常优秀的工作能力。散发出的魅力让人为之着迷,这样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是上帝的礼物,是我们最美好的一种感受。...

    2023年12月02日
  • 变幻多姿的意思(纤丽奇峭的意思)

    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

    2023年12月02日
  • 曹的组词(曹字组词2个字)

    曹字组词2个字:列曹、公曹、曹聚、智曹、曹官、军曹、两曹;官曹、璈曹、功曹、儿曹、铨曹、骑曹、记曹;曹耐、阴曹、吾曹、汝曹、掾曹、部曹、版曹;坐曹、列曹、冬曹、文曹、尔曹、曹主、北曹。...

    2023年12月0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