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宗祥(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

1. 章宗祥,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

1、五四运动的起源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2、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1919年5月4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13校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开会决议下午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1919年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1919年6月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并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章宗祥(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

2. 1919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

因为中国在一战中站在了协约国一边,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中国虽未受到战火的攻击,但当时的北洋军阀为了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在战争中先后派了12万劳工到法国,帮助协约国军队搬运物资、修筑战壕等防御工事,必要时还拿枪直接参与战事~。(甄子丹的电影中就有一部描述该历史事件的影片,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中国在一战中由于国家实力拍在那里,没有直接派遣军队去欧洲参战;但中国力所能及地站在协约国一边,同协约国一同打败了三国同盟,但中国在战后的巴黎协会上,却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

宛如战败国一般,中国原先想趁机收回青岛,却没成想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力又转换给了日本。听到这消息,中国人民群情激奋,迫于中国国内人民的压力中国代表没能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3. 1919年有哪些大事记?

1919年

5月

五四运动: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更加激起全国各界的义愤。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人。上海商人举行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对于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斗争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北洋军阀政府在6月间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的职务。6月28日,在全国各界群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年11月刊完),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系起来”。在此以前,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7月

7月25日,俄国苏维埃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宣言说:“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请中国人民了解,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唯一的同盟者和兄弟是俄国工人、农民及其红军”。

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社会革命。该文的发表,在思想领域引起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8月17日,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观点进行了批驳,指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用“布尔什维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以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

“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争论。李大钊和各地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论证了对中国社会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的必要性,这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起了积极作用。

4. 对于一手好牌?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

对于一手好牌打的很烂的人,有什么想说的?

曾经听说一句话:上天给了你一个很低的起点,是为让你能有一个绝地反击震撼所有世人的机会!

生于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精神。

所有所谓的好牌,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副的。尼克胡哲出生就没有了四肢,但是今天他依然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演讲家之一。如果上天给了他健全的身体,看似完好的牌她也不会一定能有今天的成就!

就像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所说: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配六国相印!!!苏秦难道就是有一手好牌吗?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期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学成,以后游历多国却没有成功之路,依然穷困潦倒,不得已才回家。相邻和家里人都瞧不起他,甚至奚落他。如此的条件才造就了他身兼六国宰相风光无限。

所以说牌好与坏都是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更好地让我们自己去反省,以别人的视角来好好审视自己的问题。

5. 为什么后期成为副总统的冯国璋成为了光杆司令?

军队是军阀的命根子,冯国璋当然深知此点。

可是,在一番博弈后,冯国璋,还是逐渐成了光杆司令。

这是怎么回事呢?

决定进京的冯国璋

早在大清灭亡前,冯国璋在北洋军中的实力就已经很强了。

他甚至曾企图绕过袁世凯,要隆裕太后出钱支持他独自平定叛乱,给大清续命。

自从担任江苏都督开始,冯国璋有了江南富庶之地,如虎添翼,实力膨胀。

袁世凯死后,为对抗段祺瑞,国会反段议员提出以冯国璋为副总统,企图“联冯制段”。

一来,段祺瑞不好公开反对冯国璋,二来,能让冯国璋离开自己的地盘,进入段掌握的北京,也能削弱冯。因此,段祺瑞也大力支持。

能当副总统自然是好事,冯国璋果断答应。

不过,老冯不傻,段祺瑞打什么算盘他很清楚,老冯没有离开自己的地盘,一直在南京担任副总统。

张勋复辟,黎元洪倒台后,大家推举冯国璋担任大总统。

副总统可以在南京当,大总统总不能不去北京吧!

冯国璋集团对是否就任,进行了激烈讨论。

冯国璋的女婿陈之骥反对:离开自己的地盘,当个空头总统有什么意思?

参谋长景云建议就任:中央无主,正是掌握中枢,执掌天下的好机会!

冯国璋决心把握机会,同意就任大总统。

不过,冯国璋不傻,在去北京前,他做了一系列动作,巩固自己的军事力量。

自固藩篱:冯国璋的超强军力

冯国璋没有马上去北京就职,而是“自固藩篱”。

他把外甥李纯从江西调到南京,接任江苏督军;又把第12师师长陈光元调到江西,接任江西督军。

如此,加上早已归附冯国璋的湖北督军王占元,“长江三督”成了冯国璋的藩篱。

江苏李纯,统领中央陆军第6师,12000人;另有地方军队2个师3个混成旅,13000人。江苏李纯共有军队25000人左右。

江西陈光元,统中央陆军12师,约10000人;另有地方军队4个旅,约13000人。江西陈光远共有军队23000人左右。

湖北王占元,统中央陆军第2师、中央陆军第18师、中央第2混成旅、中央第21混成旅、中央陆军第17、18混成旅、湖北陆军第4旅。共2个师6个混成旅,兵力55000人。

此外,直隶总督曹锟,尽管算“自成一派”,但好歹也是直系的兄弟,当时也尊老冯也老大,兵力约60000多人。

当然,老冯也不是空着手去北京的。

他带了第15、16师,共20000多人前往北京。

可以说,仅就兵力而言,冯国璋直系的兵力胜过段祺瑞。

有了这些基础,冯国璋才会有去北京搏一把,执掌中枢的企图和底气!

冯段交手第一回合:压制段祺瑞

冯国璋初任大总统时,和段祺瑞的合作还算愉快。

冯国璋不傻,在北京,他不够人家段祺瑞打的。

段祺瑞也不傻,冯国璋可不是黎元洪,人家的实力不好惹!

所以,大家合作愉快,“北洋三杰”兄弟齐心,共掌大权。

大权,岂能长期共掌?

很快,孙中山建立护法军政府,西南军阀纷纷响应。

冯国璋希望“好好谈”,通过承认西南军阀的地位,换取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支持,实现“和平统一”。

对段祺瑞来说,人家要护法,就是因为老段不肯恢复《临时约法》。这种问题有什么好谈的?只能打呀!

围绕“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冯国璋和段祺瑞展开了博弈。

还是冯国璋的实力强。

很快,湖南前线的直系将领王汝贤、范国璋通电,提出停战议和,而曹锟和“长江三督”也联名发表通电,响应停战。

形势突变,段祺瑞极为被动,只得以退为进,辞职!

冯国璋批准!

第一回合,实力强劲的冯国璋压制了段祺瑞!

冯国璋的软肋

段祺瑞下台了,徐树铮还在。

徐树铮深知冯国璋的软肋。

冯国璋的力量来源,当然不是什么大总统,而是他直系首领的地位。

可是,跟当初冯国璋一样,这些地方督军,自己就有地盘有军队,已经是可以完全独立的军阀!

这些军阀,既有直系的派系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

这就给了徐树铮纵横捭阖的机会!

徐树铮的纵横捭阖

徐树铮先是找到了北方各个督军,希望他们支持武力讨伐。

当然,徐树铮也知道:如果力量不够,这些督军是不敢乱叫的。

于是,徐树铮把目标瞄准了曹锟。

曹锟,在当时的直系,是仅此于冯国璋的第二号人物。

这哥们有一个弱点:官瘾大!

徐树铮找到曹锟:冯国璋从副总统混成了总统,现在副总统的位置空着,你有兴趣吗?

从此,老曹这个直系,在冯国璋、段祺瑞之间两面讨好!

有了曹锟,大家就有底气了!

12月2日,曹锟带头,北方十督齐集天津,举行督军团会议,联名电请讨伐西南军阀。

形势逆转!

北方十督都说话了,待在北京的冯国璋无法无视,只得让步。

冯国璋只好下达讨伐令,并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段芝贵为陆军总长。

形势,开始逆转。

陷入孤立的冯国璋

在北京,冯国璋只有2个总统卫队。

要想挽回局势,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南北和谈成功。

可是,这个问题,怎么谈得拢呢?

孙中山无论如何都是要护法的。不恢复国会,有什么好谈的?

所以,受命与西南军阀谈判的李纯与陆荣廷达成的谅解是:只要恢复国会,停止湘粤进军、拥护冯国璋继续做总统,两广就可以取消独立。

冯国璋借此机会,发布停战令。

可是,北方十督不干!

对于各省都督来说,一个不能代表军阀利益,不受军阀控制的国会,无疑是要坚决反对的!

12月31日,北方十督再次宣布:绝不恢复旧国会,坚持让皖系控制的临时参议会选举正式大总统!

这就是没得聊咯!

第二个可能:大总统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

冯国璋借出京“巡视”为名,率领1000余卫队,企图回到南京与李纯共商大计。

好不容易把你限制在北京,段祺瑞怎么会让你走?

冯国璋到蚌埠时,被安徽督军倪嗣冲所阻:你要回北京,我放行,若去南京,我就扣留你!

冯国璋只得返回北京。

挣扎

回到北京的冯国璋,决心做最后挣扎。

一方面,他下“罪己布告”,缓和与段祺瑞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以直系首领的身份施展影响力,企图扳回局势。

冯国璋这么多年也没白混,在直系的影响力还在!

他暗示曹锟、吴佩孚,南下“适可而止”。

曹锟、吴佩孚攻占湖南后,任段祺瑞如何笼络,都不上套,“武力统一”陷入僵局。

这时,段祺瑞、徐树铮再次抛出副总统来引诱曹锟。

冯国璋担心曹锟再犯昏,让陆建章去天津说服曹锟。

徐树铮诱杀陆建章!

就在曹锟摇摆不定时,徐树铮放出了杀招。

徐树铮以日本军火为诱惑,换取奉军入关!

张作霖的奉军迅速入关,进逼天津!

皖奉联合,彻底压制了直系!

无奈之下,冯国璋只得再让段祺瑞做国务总理。

彻底失败

段祺瑞重做国务总理后,开始摊牌!

段祺瑞操纵参议院通过修正案,企图选举正式总统,“合法倒冯”。

此时,直系兄弟终于开始挽救冯国璋了。

一直摇摆的曹锟、沉默已久的长江三镇,纷纷发声,企图挽救冯国璋。

可是,由于皖奉联盟已经成实,直系军人已经势微。

此时,段祺瑞放出了最后一招。

段祺瑞同意:与冯国璋一起下野。

选举是国家大事,不是针对冯国璋,我和他一起下野,现在直系军人还有什么话说?

9月4日,选举结束。徐世昌担任总统,冯国璋、段祺瑞一起下野。

不过,同样是下野,实质却截然不同。

段祺瑞下野,但和上次辞职一样,他依然操纵着参议院和皖系军队。

冯国璋则不同。

他下野后,在北京已无政治权力。

同时,直系各军阀各有势力,他这个“盟主”虽有面子,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直接掌握的。

尽管他依然能够节制身边的2个师,但是,粮饷局一直没有收回,有兵无粮,仰人鼻息。

以冯国璋的能力、威望,假以时日,风云际会,或许仍能有所作为。

可惜,天不假年。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死。

北洋军阀虽有直、皖等派系,但是,派系关系,只是靠家族、亲属、同乡、同学、师生等封建关系网络维系。

在派系之下,凡有兵有地盘者,无论是占据一省,还是只占据一县,都已是有各自算盘的大小军阀。

所以,冯国璋的直系虽然兵多地大,但实际上各有山头。

形势不利时,各军阀优先要维护的是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不会“愚忠”冯国璋。

因此,在冯国璋政治上彻底失败,军事力量上被压制后,他也就号令不了什么军队了。

6. 章惇到底是奸臣还是良相?

千古奇冤一一名列《奸臣传》的大宋名相

《今谭》谭主按(原创七律):

但耻澶渊盟岁币,可怜百姓苦无涯。

将军铁血淹胡马,宰相丹心荐宋家。

忧国陈情兴社稷,为民新法足桑麻。

死生名节浑不顾,奸恶忠良任贬嘉。

章惇,一个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甚至从末知晓的名字。而正是这个名字,在北宋时期曾经名冠一时。文化上,他是著名诗人,又以文辞见长,提倡二经,书法冠绝,苏轼在他面前也是些小之辈;政治上,坚决拥护君主,忠于宋王朝,致力推行新法,政名不输王安石;军事上,拒和主战,收复西夏,降服吐番,剿灭唃斯啰,拒辽议和并收复被司马光无耻割让的横山等要塞,开疆扩土,安定边境,也曾平定四川、贵州、广西叛乱,开拓梅山,经略西南,统一北宋内地割据,功绩远超范仲淹;商业上,大力促进商业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港口远洋贸易,商业一度繁荣,据记载,商业税收曾经占了北宋总税收的70%,大大提升了国力。生产上,奖励耕织,鼓励发明创造,曾同沈括一起研究兵器,发明了新型战车和新式武器,并且提倡吏民献器械技艺,改良军事装备,大大提升了军队战斗力,也带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按照以上所说,章惇应该是北宋的大功臣、大忠臣、大贤臣,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竟然被宋史列入《奸臣传》而至今不得翻身?章惇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谭主粗拙认为,章惇的悲剧起码是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酿成的:性格之损,党争之祸,皇权之害。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现代的名言用在古代的章惇身上恰如其分。章惇,字子厚,从其名字上看,应该是敦厚温和、谦逊谨慎之人,但是恰恰相反。章惇生性自负,心高气傲,胆大不羁,年轻时便已显露。章惇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进士及第,但发榜之际发现自己的侄子章衡高中状元,名盖于己,心里很不服气,而且深以为耻,居然请辞不受,负气回乡,继续攻读,再次科考名列第五才晋身进士。章惇和苏轼年轻时便是好朋友,一次二人在仙游潭玩赏,章惇坚持要走过绝壁,绝壁狭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下面便是万仞深谷,苏轼吓得腿抖脚软,章惇却毫无惧色,强拉苏轼而过,并且中途置危险于不顾,大笔潇洒挥写“章惇苏轼来游”六个大字。过后,苏轼心有余悸地说“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章惇为人率直刚烈,秉公无私,是非分明,不讲私情。他是王安石的门生,更是王安石忠诚追随者,但是,当王安石的弟弟犯了事,被章惇按律追究,王安石亲自求情,章惇也丝毫不给情面,坚持依法处理,为此王安石和他翻了脸。章惇的四个儿子个个聪明好学又上进,本来都能够晋升官爵,只要他点头便合法晋升,但他死活不肯为自己儿子徇私,可笑的是,这也成了旧党把章惇打为奸臣的罪条,“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不肯以官爵私所亲,三子连登科,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东铨仕州县,讫无显者”。章惇行事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苏轼是他最要好的朋友,章惇也曾在乌台诗案中为救苏轼而不惜向皇上发难,可在政治立场上,他对站在守旧一派的苏轼打击起来毫不留情,从苏轼一再被贬的经历可见一斑。最令人叹息的是,苏轼的弟弟苏澈因反对新法被贬荒蛮之地雷州,连官署都不让住,逼着苏澈租住民房,后又以强占民房为由逼州府追究苏辙责任。对好友尚且如此,对其他的反对派可想而知。章惇一向直言快语,言辞锐利,直切要害,处事一是一二是二,既便对皇帝也从曲意更不变通。因此,在封建社会上层混迹的章惇,得罪的不只是他的政敌而是整个官场,包括皇宫一族。

党争误国误人,说章惇是党争的牺牲品一点也不为过。章惇是新法主要推行者之一,也是从王安石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变法领导者,他面对的敌对势力是一个强大也是可怕的阵营,连王安石都无能为力、知难而退。这里面包括了苏轼、苏辙、司马光等上迎圣意、下揽民心的保守党实力派官僚集团,也包括了一大批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一一皇亲贵族势力。特别是章惇推行新法损害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权益,获益的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而那些既得利益者除了上面集团成员外,还包括了各级地方官吏以及大大小小的地主豪绅,他们纠集在一起的力量是可怕的,光是他们造谣抵毁、搬弄是非、故意制造事端就足以使以章惇为代表的新法党派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而新法获利黎民百姓的人数虽然众多,但除了官逼民反当炮灰,只要尚能生活下去,就不会做些什么,他们的力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况且他们哪里懂得政治,他又哪里懂得该感恩谁!再说皇帝,那才是真正的墙头草,只要能保住他在墙头上不掉下来,往哪边倒都可以,不管你是忠是奸,牺牲你能保持我的高度,对不起,没商量。章惇也许没想这些,也许想到了但秉性使然义无反顾,一个猛子扎进去,即使呛到了肺也不浮出水面来,于是他的悲剧就成了早一天晚一天的定局。章惇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肯将性命置之度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者。因此,在他的主要支持者宋哲宗不幸英年早逝后,皇权的继承者、旧党的支持者宋徽宗便和他众多的党徒以及痛恨章惇的人,一起扳倒了章惇,并且为了防止死灰复燃,直接把他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一贬再贬,最后牺牲在被贬的任上,死后还被戴上奸臣的帽子。这其实是个讽刺性的轮回,也可以说是因果报应,起先,他和王安石等新法实施者被旧党罢黜贬谪;而后章惇任相恢复新法,对旧党清扫式地革除外放,甚至将几乎将旧党领袖司马光掘墓鞭尸,以打压旧党气焰,那时他何曾手软过!只不过最后章惇的结果更具戏剧性,他死后五年被恢复名誉并追封"文天阁大学士”,死后17年又被剥夺一切封谥,不但“子孙不得仕于朝",而且自己也被把持政权的旧党列入《奸臣传》,永世不得翻身。

皇权专制吃人,说到底章惇的悲剧是皇权斗争的产物。宋神宗任王安石为相,实施变法,章惇是为主力,推动新法不遗余力并卓有成效。宋哲宗继位,因年幼,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为巩固权力,任用高太后一直支持的旧党司马光主政,尽废新法,恢复旧制,章惇力争无果被黜出京城。宋哲宗亲政后不满太后听政对自己的限制,启用章惇,恢复推行新法,打压旧党。宋哲宗突然去世,高太后派系的向太后摄政,因哲宗无子嗣,向太后力主端王赵佶继位,也就是宋徽宗,眼光独到的章惇当时就大呼“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事实证明章惇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不务正业、沉溺书画,行为轻浮、出入妓馆,性情懦弱、胸无主见的宋徽宗到底辱于“靖康之耻”,身陷异族,灭亡了北宋,葬送了大宋半壁河山。宋徽宗登基后,忌恨章惇反对自己继位,先是假意进封章惇申国公,随即伙同旧党势力贬章惇至雷州,新法也随之取消,对异邦金钱开道的岁币议和势力重据朝廷,重文轻武的宋初治国思想重回国策,商业开始凋敝,国力开始下降,最终酿成国耻,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汉族政权第一次被异族全面统治的耻辱一章。碍于北宋开国立下的“不杀大臣"的祖训,宋徽宗对其只是一贬再贬,章惇得以苟生残年,也算一幸了。他死后,占领统治地位的旧党依旧不依不饶,经历了靖康耻、求和辱的南宋政权摇摇欲坠,出于巩固皇权地位的目的,当旧党又叼住章惇“抵诬宣仁后”篾视皇室不放时,当朝者竟将其列入《奸臣传》,这是章惇的悲哀,也是宋朝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请看宋史为此列出的主要罪状:一.尽复熙丰旧法(王安石新法);二.黜逐元祐朝臣(反对新法的旧党);三.肆开边隙(平西夏、收吐蕃、战拒辽)四.诋诬宣仁后(打压新法的代表人物之一)。逐条分析,莫不是章惇的政治军事作为,特别是第三条,应是论功立传流芳万世的,何可以“奸"而论,看来旧党为了彻底抹黑章惇也是绞尽脑汁了。莫非后世秦桧迫害岳飞“莫须有”的创造灵感正是由此而来的?

章惇之所以不被我们所熟悉,一方面,他的作为主要在推立新法和军事外交,虽然均卓有成就,但是新法在落实过程中因受到旧党势力的阻挠,老百姓受益不明显,有的还损害了老百姓利益;主战并发动战争收复异邦和失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人民负担,老百姓那时还关心不到边境的战事。另一方面,章惇“落马"后,旧党和朝廷对章惇及其"党羽”的正面功绩是一概抹煞和封杀的,直到南宋灭亡,大宋子民甚至直到现在的人们听到的对章惇的评价都是《宋史》所列的奸臣负面形象,1919年的五四运动打出的嘲讽曹汝霖、章宗祥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尚在以章惇为反面教材。再则,那时的北宋正处于国民经济的鼎盛时期,商业发达,人们的温饱问题大多能得以解决,重要的是外族只是边境骚扰而无侵略之举,人们完全没有亡国的危机感,民族意识不似岳飞抗金时期那么强烈,国难方显忠臣,因此章惇再多为国为民的大功绩也不为人关注,再加上统治者的封杀,章惇的大忠大功反而不如苏轼对老百姓局部小恩惠和几句忧国忧民的唱曲在老百姓心里重一些,相反章惇对苏轼之流为老百姓所喜爱的大文豪的打压之举,人们在民间不流传章惇的"奸恶"就算给了章惇天大的面子了,哪里会去传播章惇的忠义呢?!岂止如此,官方封杀、百姓误解还直接使其文名书名蒙尘数百年,章惇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更是首屈一指的书法家,现如今其诗文尚存几十首,而书法仅存一帖一碑:《会稽尊侯帖》(现存台北博物馆)和《草堂寺题记》石刻。因此,不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章惇的名字和事迹并不是广为流传的,人们不甚熟悉也就很为正常了。

章惇,一个大宋王朝分水岭或者划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一生忠于大宋王朝,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法,振兴国力,外拓疆土,内抚安定,做出了卓有成效不可抹灭的功绩。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大宋名相,北宋中兴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变法派与保守派党争的重要人物。

7. 学贯中西的意思是什么?

学贯中西_成语解释【拼音】:xué guàn zhōng xī【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例句】:曹汝霖、章宗祥都是~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38)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佳句(端午思念诗句)
上一篇 2023年12月02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2月02日

相关推荐

  • 奇组词语(带奇的四字成语)

    1、出奇制胜(chūqízhìshèng):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2023年11月12日
  • 清晰度(视频清晰度的区别)

    但有个前提:这两个视频的来源,必须是同一个,且码率必须大于19211KB。当源视频码率大于等于3231KB时,这两个视频质量差别最大。...

    2023年11月12日
  •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

    2023年11月12日
  • 语重心长的意思是什么(语重心长的近义词)

    告诫的近义词是警告、劝诫、提醒等,意思是提醒或警告某人注意某件事情。而告诫的反义词是放任、纵容、宽容等,意思是不加干涉或不加限制地任由某人做某事,缺乏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对待他人的行为,既要...

    2023年11月14日
  • 欧莎服饰(纳蔻女装属于什么档次)

    这个品牌诞生于2009年,主要为一些白领人士以及职场人士提供服饰。无论是任何场合,只要是在这个品牌中都能够选到中意的服饰。...

    2023年11月16日
  • 执著的反义词(怎么看待白夜行)

    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与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奇死去。...

    2023年11月16日
  • 笑看人生什么意思(一笑了之这首歌什么意思)

    “一笑了之”这首歌是由陈奕迅演唱,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可以选择笑面对,而非悲观消极地放弃。歌词中的“每个人的路准不一样,有愁总不一样发泄”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困境和痛苦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强加于他人,也不能太...

    2023年11月16日
  • 妩媚的拼音(妩媚组词有哪些)

    妩媚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可爱,柔媚的风格。一般极少用在年幼女性身上。基本解释形容女子姿态美好、可爱。相关词语妩媚动人形容女性具有极度的美丽和吸引力。...

    2023年11月17日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广播剧完结了吗)

    天潢贵胄广播剧目前还没有完结。不过,关于它是否已经完结,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我不了解天潢贵胄广播剧的最新情况。建议您查询相关信息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2023年11月21日
  • 睐(氢睐面膜什么样)

    现在很多妹子都有痘痘粉刺等困扰,所以日常护肤除了补水外也能选择一些修复功效性比较强的。这个氢睐面膜就是修复痘痘的面膜。...

    2023年11月2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