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字帖下载(大家有什么好字贴推荐一下)

1. 行草字帖下载,大家有什么好字贴推荐一下?

不知道你是练硬笔的还是毛笔的,, 行楷比较有名的是赵孟俯,,像他的〈道教碑〉〈胆巴碑〉〈妙严寺记〉等等作品都是一流的行楷, 行书上乘的作品有〈怀仁集王书圣教序〉还有王羲之的〈奉橘贴〉、〈快雪时晴帖〉等简札,,〈兰亭序〉自然不用说了 王献之的简札中的行书也是很好的范本; 以上都是非常正统的范本,非常适合初练行书用 其他的还有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杨凝式的〈韭花帖〉,陆柬之〈文赋〉,,还有欧阳询、米芾、鲜于枢、文徵明这些名家有一些优秀的行书作品。 当代书坛中行书书家杨再春的行书是一流的,,可以看看 祝你习有所成!

行草字帖下载(大家有什么好字贴推荐一下)

2. 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楷书、行书和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这些书法有什么意义?”你的问题看似没道理,其实也有一些道理。

这就是说,我们真的需要既要学习楷书,也要学习行书,还要学习草书吗?

如果你不是想学书法。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起码草书不需要学的。

我们现在的楷书、行书、草书可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书法体系。

楷书从起源上来说,是汉代末年就有一些萌芽了,但是,楷书到魏晋时代才比较成熟了,曹魏时期的书法家钟繇的《宣示表》标志着楷书的草书,被称为楷书的鼻祖。

但是,真正达到全国统一使用楷书写字,还是以唐朝为准。从曹魏钟繇到东晋王羲之的300年中,隶书仍然是主流书法。

楷书横平竖直,写起来比隶书要快,看起来比隶书更有方块字的整齐儒雅之美。

由于楷书点画清楚,笔笔分明,所以,南北朝以后到唐代,就逐渐成为通行的标准字了。

我们今天所有的出版物,都采用的“宋体”印刷字,就是从手写的楷书体雕刻为雕版字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读书看报的字体,也是现代化的楷书字体。

书法的楷书,是我们写字学文化的基础。

我们从识字的第一天起,就给你看的是楷书。因为这种字笔画分明,横平竖直,没有含糊的地方。

学汉字我们一开始就学会了做事要做明明白白的事,写字要写清清楚楚的字。说话要说有条有理的话。

楷书还有历史的内涵,因为楷书是从历史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中国最早的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只是特定的人群在使用,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甲骨文到底使用了多少年?是从什么时代使用的。所以,甲骨文尽管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却还谈不上是“楷书”。

不过,后来的金文与甲骨文的继承关系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楷书,就是书法标准和汉字标准的意思。楷就是楷模,是样板,是大家都要学习的字。

西周的金文,是中国最早的“楷书”。虽然金文中有一些商朝文字,但是主流是西周文字。这是因为周朝使用文字,推行文字普及发展的力度是商朝之后非常空前的一个朝代。

汉字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化文字,也是从西周开始的。所以,西周文字为主体的金鼎文字,从西周到战国,流行了大约800年。

但是,在这8000年中,春秋战国的后400年,由于诸侯国互相争霸,周朝王室的统治衰微,各诸侯国的文字,各自为政,互相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文字比较乱,没有西周那样统一。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主流,仍然大体保持了“金文”的特色。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出于强化国家集权的需要,颁布了书同文的政令,整理了金文,按照秦国使用的字体样式,统一规范了汉字标准。

历史上把金文叫大篆,把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叫“小篆”。因为大篆和小篆都是篆书体系,只是有前后的不同,并没有巨大字体的演变。

小篆是中国文字史上真正的“楷书”。也是祖母级的“楷书”。

因为,中国的小篆这种字体,是汉字历史上的第一个字典,是第一个书法史上的“字祖”字体,是中国汉字“字典的字典”。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事还真是有一点历史故事的。

汉字事实上在战国晚期,已经在流行一种“行书”,这就是隶书。

为什么说隶书是“行书”?因为隶书是篆书的快速写法,也是篆书的解体写法。

如果战国时代还是一个金文的时代,汉字的“楷书”,当然就是金文这种篆书了。

但是,篆书写起来有点慢,也不太好写,所以,下级文职官员,写文书就比较潦草,如果快速写出篆书,就是隶书的那个样子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隶书看作是篆书时代的行书了。

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其实民间已经非常流行隶书了。

但是,隶书在秦朝当然还不属于官方认可的规范字,所以,没有禁止隶书,也没有提倡写隶书。隶书为什么叫“隶书”?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隶书是“佐书”,就是辅助书法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个书法太精确了。因为,隶书早期并没有官方规范文字的地位,它只是篆书的快速写法,是对篆书的补充。

可是,秦朝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就灭亡了。取代秦朝的是汉朝。

汉朝的官方楷书仍然是秦始皇统一以后的“小篆”字体。这样,小篆的楷书地位就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但是,在汉代,隶书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发达,以至于官方也用隶书写官方文件了。

到东汉时代隶书已经完全与小篆一样,成为一种“楷书”了。

因为大家都在用隶书写文章,而不是用小篆写文章。

例如东汉末年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雕刻的《熹平石经》,就是东汉德高望重的大书法家蔡邕用隶书写的一个儒家经典。

根据汉灵帝的意见,他把儒家学生当时必学的七部经典著作《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成石书,立在太学供学子们学习。

蔡邕不但是文学家,也是书法家,所以,蔡邕的书法也成为一种楷书,成为东汉末年的书法样板。

这其中就有蔡邕的女儿蔡琰和钟繇,也是学习蔡邕书法的学者,他们都是著名书法家。这就是隶书是楷书的证据之一。

在东汉以后,中国的“楷书”,实际上已经有两个:一个是小篆,一个是隶书。中国的书法,也除了篆书,还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所以,汉代开始小篆永远就定位在“楷书”,而隶书被后来的“唐楷”,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楷书”给代替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楷书就是从唐楷中来的书法。

那么小篆呢?它的“楷书”地位仍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还是“字典的字典”!不过,今天,一般我们是不会学习小篆的,所以,这个“楷书”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但不认识,更是很难写出来的。

但是,古代小篆是必须要学的书法。因为,汉字有一个经典《说文解字》是我们研究汉字的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原始原理的字典,也是学习儒家经典文献的,依据,所以,《说文解字》必须学。正因为如此,小篆才具有“字典的字典”的地位。

因为不论我们今天的《新华字典》还是古代的《玉篇》、《康熙字典》的依据,都是从《说文解字》中发展而来的。

假如没有《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字典存在,可能我们发现甲骨文之后,能不能认识这些字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小篆流传下来的重大意义。

由于从唐代以来就我们已经习惯于唐楷、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了。

所以,楷书是我们今天的标准字,我们必须学会写堂堂正正的楷书。

那么,行书和草书是怎么回事?其实,按照文字学的观点来说,行书和草书,只能算是“辅助文字”,就像隶书是“佐书”一样,根本不是“标准字”。所以,理论上说,我们真的可以不学行书、草书。

但是,实践上这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写楷书就比较慢,写行书、草书就比较快。这就会提高我们的书写效率。所以,最好我们也能写行书和草书。

如果我们写文章,像写楷书那样慢条斯理的,那是写不出文章的,也是不够有效率的。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大脑的反映速度,是很快的,写文章就要跟上大脑的速度,才能把文章写出来。慢了,就会浪费时间,甚至耽误事情。那么行书和草书就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的速度和效率,能够赶上大脑的反映速度。

从实践来看,我们最常用的书法不是楷书,而是行书和草书,尤其是行书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

这是因为行书比较接近楷书,也容易辨认,书写速度中速,比较符合一般状态下写文章都速度要求,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是最受欢迎的书法。

如果我们学习楷书是为了正确认识汉字,那么,我们学会楷书是为了正确书写汉字。而学习行书是为了提高汉字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最好把楷书和行书都学好。

草书是比行书更潦草的书法。从汉字书写来说,也是最有效率的书写方法。

但是,草书的书写速度太快,并不适合写长篇文章,一般草书的字数都不太多。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反射也要受到神经反射弧的限制,不可能一个小时都高速运转。但是,草书确实可以把转瞬即逝的思想记录下来。所以,书写速度就会比行书要快很多。

中国的书法,有人说草书比行书楷书都要早,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说那么多“楷书”的原因。

首先,只有楷书才是真正的文字。其它的书法,都是围绕着楷书的书法,也就是一种“辅助”文字,是楷书的衍生。

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西周以前是没有行书和草书的。但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行书和草书。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文字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文字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社会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社会工具了。

所以,只有楷书一种写法,是无法适应社会化程度发展应用的。

比如,我们要快速传递一个文字信息,按照“楷书”的写法,肯定要慢慢写,但是,如果不允许慢慢写呢?这就要有快速的写法。因此,写字速度就会提高。这就会产生“行书”和“草书”。

而写得快,不可能超越“楷书”的范围。例如,篆书时代的“行书”、“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书法。

而隶书时代的行书和草书,只能是隶书系统的“行书”和“草书”。所以,隶书时代的草书,只能是“章草”。隶书时代的“行书”,只能是“草隶”。

行书和草书都是“楷书”的快速写法,只是书写速度不同,对笔画和结构的调整也不一样。为了快速书写,草书的笔画更节省和简化,这是行书和草书共同的规律。

而楷书始终是行书和草书的依据。所以,楷书脱离了隶书体系以后,行书和草书也就脱离了隶书体系,而要围绕着“钟王”体系。

草书中的“今草”就是以楷书为基础的草书,而“章草”是围绕隶书的草书。

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楷书、行书、草书,到底先有什么字体?我的看法是,依次先有楷书,人后行书,再然后是草书。

这是书法以楷书和书写为依据的规律性原理,并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因为任何时代真正的文字是“楷书”,而不是行书、草书,所以,首先要确立楷书。

如果楷书确立了,那么把楷书写的快一点,也是首先有稍微快一点的可能,这就是行书,再更快一点,这就是草书可能。而且。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没有楷书也就没有行书。

书法的逻辑就是没有楷书就没有行书,没有行书就没有草书。而不可能颠倒这个逻辑。

但是,我们要学会的历史观是:楷书是一个发展过程。楷书经历了金文、大篆、隶书和唐楷。而行书和草书,也经历了隶书、章草、草隶和今草的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大家公知的楷书是唐楷,公知的行书是王羲之的“草隶”,公职的草书是“今草”。所以,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发展的一个过程

3. 有什么好的硬笔行书字帖推荐?

有以下几位:

一,庞中华

庞中华作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他的钢笔字可谓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书写,他的钢笔字帖也是遍布各地,那时候,练习庞中华的字帖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

尽管现在对庞中华的书法有褒有贬,但是也不能掩盖他对于中国硬笔书法的贡献,庞中华用钢笔写出了多种字体,他的字体风格是端正,四平八稳,他的行书也就是用一些必要的牵丝连带,在整个字形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二,顾仲安

顾仲安的行书很是被人推崇,只不过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了,顾仲安的行书潇洒灵动,在以前也是书法爱好者必学的。顾仲安的行书字帖很多,用顾仲安的行书来写字,显得活泼,而且顾仲安的行书也比较容易上手。

三,沈鸿根

沈鸿根,自称“江鸟”,他现在依然还活跃在硬笔书坛,去年还在参加一个硬笔书法比赛并担任评委。沈鸿根的书法可以说是风格自成一体,变化无穷,又行气贯通。很适合表现书法的艺术魅力!

四,吴玉生

吴玉生的书法以行楷著称,但是他的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同样精彩,他的行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灵动,在字的形态上和一般书家的风格有所不同,有些笔画显得很夸张但是很合理!

五,荆霄鹏

荆霄鹏是一位青年书法家,从小爱好书法,后来拜田英章为师学习欧楷,如今也是一位软硬笔皆能,楷行草皆善的实力派书法家,他的书法,结体严谨,章法精致,特别是他的行楷和行书,书写快速,笔力精到,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只不过因为他是青年一代的书法家,所以他的行楷和行书字帖都是用中性笔书写的,而上面所列举的几位一般都是用钢笔书写,这大概是因为中性笔更加方便快捷,书写行楷和行书更加流畅的原因吧!

4. 谁的钢笔行书字帖比较好?

我来推荐几个。

1、田英章硬笔

这本字帖很有名,田英章结合了九成宫和灵飞经风格,最关键的是写了很多他的练字感悟。不过,通篇都是繁体字,也有不少异体字,所以作为进阶款来学习为佳。

2、荆霄鹏行楷

行楷是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正如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以行楷作为过渡,是我们把平时的练习结合近日常手写的重要一步。荆霄鹏行楷比较接地气,推荐。

3、吴玉生行楷

吴玉生应该是我最崇拜的一位老师了。他的硬笔红楼梦诗词水平极高,不过由于是作品集锦,在此我就不推荐了。这一本的教学思路也很正统,他的行楷略有古意,各位也可以看看。

4、卢中南硬笔九成宫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喜欢九成宫但是又不太会用硬笔临写的同志,可以试试这个。

5、梁鼎光硬笔临古帖

此君先后用硬笔尝试临写了22本古帖,包含了魏晋至盛唐,几乎所有我能叫上名字的楷书法帖。跨度之大,世所罕见。

6、名家手书《岳阳楼记》集锦

这应该是硬笔书法史上,最有名的一篇集锦了。此帖包含了卢中南、王正良、沈鸿根、谢非墨、邹慕白、任平等名家创作的《岳阳楼记》,名家风骨可见一斑。

5. 硬笔行书应该用什么书法练习字帖?

研究发现,俗论“逆锋行笔,回锋收笔。”是阻止笔气生发的。古人的起笔是“惊蛇入草”,收笔是“飞鸟出林”,多具艺术审美想象力。上一字的收笔是下一字的开始,下一字的起笔是上一字的转换,悟此方可写行书。

作行书不要写单字“完成态”,要擅于“写一个半字”,组字、组篇,才具章法力。

从书法书写史看,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因为汉兴草,其秦代已经有简草流行,而楷书的“个体思维”对行书“集团思维”是有破坏力,往往难于形成行书的基础。

选择帖就是选择生产力,错误的重复不等于功力,专业性的学习,就是把“道法自然”的书法变得可以言说,量化。量化带来执行力。

硬笔行书选择字帖注意两点:一、选择作者本身是毛笔书法家的著作字帖,如卢中南先生所作,优势在于没有俗套的硬笔书法起笔所露的鸭嘴和收笔顿笔形成的“田舍汉”形象,他们的硬笔书法实为毛笔书法的简写,有传统雅致,清新可人,又便于向毛笔书法转换。二、选择毛笔行书中暗藏硬笔之姿作者的字帖,如赵孟頫、文征明等,好处是可以软硬逢源,保持长久的艺术激情,提高欣赏力。

6. 首先应该练他的哪篇字帖?

王羲之的字并不是那么好学的。

古人言:取法乎上,于是很多人一开始学书就直奔圣教兰亭而去,学王不成,反成百种怪,从古以来学王书而有成就者,大多是中晚年切入才有所得,在这之前已经是功底非常深厚了,才能在右军的宝库里挖到一些东西,平常人入宝山而空手回,徒费了时间留下留下遗憾,非常可惜。

当然,不知题主基础如何?学书目的如何?如果只为改善一下自己的字写漂亮一点,那么随兴趣而至,学谁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所投入了自然会有所收获!

但如果是立志于取得一定造诣,或者说非常喜欢书法,打算花很长一段时间去做这件事,那么务必讲求一下取法途径。就好比婴儿胃弱,不能直接喂食牛肉,而应该先喂牛奶,以后再吃面食米饭,慢慢成长。

所以不建议直接从二王入手,特别是难度最高的王羲之草书,建议先从二王体系风格的行楷书入手。

学书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很考验耐心和毅力恒心,当然其中的乐趣也是非他事可比。写楷书有写楷书的乐趣,写草书有草书的乐趣,然而书法的法度,于楷书最为完备,古人学草尚且有回楷书中推求,我们把楷书打到一定的基础再去学草肯定是有必要的。

硬笔学习学古人法帖也是可行的,毕竟古人的书法造诣之高,今人很难企及,硬笔虽然不是毛笔,但笔法结字章法都是一体相通。古人留下的法帖灿如星海,可师者众多,如果目的是为学习行书草书的话,不太推荐欧颜柳等唐楷,不容易转化行书,反不如从初唐的禇遂良虞世南入手,笔法灵动,方便转行书。赵孟頫的楷书近于行楷,也是不不错。硬笔本来就偏重实用性,直接学行楷是非常棒的选择。

楷书字帖可供参考的有禇遂良的代表作《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堂庙碑》,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洛神赋》等以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其中最为推荐的是智永的《真草千字文》。

智永大师为王羲之七世孙,为弘扬祖学,曾习字四十余年不下楼,留下“退笔冢”“铁门限”的传奇故事。其书法楷书和草书造诣均很高,深得二王意,奉为二王正脉,古来学书者很多人都是由此入手溯源二王,追寻魏晋风流,智永是学王学晋的一个重要驿站。

智永大师生前曾作《真草千字文》若干,挑选其中七百本广施于当地的寺庙供人习字,我们今天能见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即为其中一本。原迹现存于日本。因为千年历史变迁,战乱动荡频多,历史上很多宝贵墨迹都已成劫灰,此卷真迹意外现世,可谓稀世之珍。我们知道在书法上,笔墨失一毫,即可能差千里,所以学书必得真迹观看揣摩,才能见着笔墨细节妙处,真实还原作者当时的书写,在这一点上,拓本与各种下真迹一等的精仿本都难以与之相比拟。所以启功大师主张学书法从现存世的墨迹下手,并且大力推荐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作为法帖范本。

《智永真草千字文》一列为行楷,一列是相对应的小草。这种独特的布列,正是智永写帖为弘扬王羲之行草书法而作,专供于人习字使用,学草书由此入手也就更加方便。

智永的书法格调高雅,意态温和,笔墨从容,笔法非常丰富,在其楷书和草书中都非常注重笔法的运用变化,如果初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能深入进来,一定会受益良多。

学习了智永草书千字文之后,再入王羲之的行书草书学习,如先登高原而再向珠峰,可谓是一条比较好的学习路径设计。

本人也正在练习硬笔,走的也是这一条路线。所以见到这个问题,不免心有戚然,分享于此,不知题主以前有没有练过书法,我且冒昧从初学者方面谈起,希望对这个问题能有所帮助。

另附本人习作,希望多多交流一起进步。并请各位高手指教。

7. 欢印二字用行草怎么写才好看?

“欢印”二字不是一个常规词组,应该是品牌名字,繁体字的“欢”,形声字,从欠,雚( 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印”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说文解字》:印,执政所持信也。

“欢印”二字怎么写好看呢?下面我采用历代文献中精彩的行草写法,来集几种样式,供参考:一、晋唐书风

1、唐 · 欧阳询 · 千宇文;2、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

二、米芾行书

1、宋 · 米芾 · 真酥帖;2、宋 · 米芾 · 致伯修帖

三、宋人行草

1、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2、宋 · 蔡襄 · 脚气帖

四、明人行草

1、明 · 陈道复 · 古诗十九首;2、明 · 董其昌 · 紫茄诗;

五、毛体、米芾集字

笔画开张,大起大落,特别是“印”字最后一笔,犹如倚天之剑,气贯长虹,精彩!

六、启功行草集字七、篆书集字

这个词组,有点古风,其实采用篆书集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1、元 · 赵孟頫 · 六体千字文;2、周 · 毛公鼎铭文

以上7种不同风格的集字创作,你喜欢哪一种呢?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38)
迟子建丈夫(亲亲土豆写的是什么)
上一篇 2023年12月03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2月03日

相关推荐

  • 殚精竭虑拼音(操心的成语是什么)

    2、杞人忧天[qǐrényōutiān]: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023年11月13日
  • 中秋节诗句. 佳句(描写中秋节好词好句好段)

    5.弯弯的月亮宛如一面明镜,将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投射到千家万户,中秋佳节传递着浓浓的情意和深深的祝福。...

    2023年11月15日
  • 桧字怎么读(桧念什么)

    “绘”,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uì,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绘”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会五采绣也。《虞书》曰:山龙华虫作绘。《论语》曰:绘事后素。从糸会声。黄外切”。“绘”的基本含义为画,如绘...

    2023年11月20日
  • kidd血型(最罕见的血型)

    有一种罕见的血型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罕见血型中最被大众所熟知的一种,它就是RH阴性血型,大家称之为“熊猫血”,它是RH血型的一种。我知道这种稀有血型要多亏了言情小说,如果那里面男女主的血型特殊的话,百分之九十九就是RH血型,但是其实除了RH...

    2023年11月25日
  • 知难而进的意思(意志为翼逆风飞翔什么意思)

    “困”,普通话读音为kùn。“困”的基本含义为穷苦、艰难,如困苦、困难;引申含义为包围,如困守、围困。...

    2023年11月27日
  • 青山湿遍(青山处处埋忠骨最后一段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情景)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

    2023年11月30日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寄寓的人生哲理)

    人生会经历悲欢离合,很难事事如心中祈求,自古都是这样,蕴含所以人应该放宽心胸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023年11月30日
  • 火上浇油的意思(推波助澜的成语意思)

    宋欧阳修《王国风解》:幽平而后,有如宣王者出,则礼乐征伐不自诸侯,而《雅》《颂》未可知也。奈何,推波助澜纵风止燎乎。...

    2023年11月30日
  • 随风潜入夜全诗(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是什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思就是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2023年12月03日
  • 席慕容出塞曲(席慕容的出塞曲的赏析)

    《出塞曲》以古老的边塞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情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长城外的壮丽景色和边塞战士的英勇形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壮丽。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2023年12月0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