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迅雷下载(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1. 孔子迅雷下载,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牧野之战双方出兵150万,夏商周时期最大规模的决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科研成果,版权所有;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牧野之战当然是真实的,不但有典籍的记载,还有殷墟遗址做考古证据。

华夏中国的总人口,从5000年前起就占据全世界第一,并长期占据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汉朝皇甫谧在《帝王世纪》的记载,距今4800年前,二帝炎黄时期,华夏总人口700万;距今3700年前的夏商时期,华夏总人口1300万;距今2400年的战国末期,华夏总人口2200万。

华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全世界最多的,因此,在夏商周时期乃至更早,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战争,规模都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局部战争,都是上万人的规模。最大规模的战争达到上百万人,远远超出今天的人的想象。

《周易》:既济卦第三爻,爻辞: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甲骨文卜辞:高宗伐鬼方,兵13000人。高宗伐鬼方的主将是妇好,鬼方不过是居住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高宗伐鬼方共进行了三年,大量消灭了鬼方有生力量,仅一个战役的战俘就达上千人。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有大量的杀殉坑。

从炎黄二帝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华夏中国共发生三次参战人数超过百万的战争。第一次是炎黄战蚩尤,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第二次是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殷商灭亡周朝建立。第三次是秦赵长平之战,奠定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炎黄战蚩尤和长平之战,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论述,今天主要论证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因为这场战争,一直以来都被后人误解。一种错误认识是:“周武王仅50000人,怎么打的过70万殷纣联军?”一种错误认识是:“殷纣联军70万,多是奴隶,奴隶起义了。”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殷纣联军是17万,被误写成了70万。”

下面是冷清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论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殷这一年,确定在公元前1046年。

依据之一,就是考古学的成就,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北京琉璃河晋候墓、陕西周遗址坑等考古鉴定。并且在西周早期北京琉璃河晋候遗址,出土的甲骨片中,发现了文字,解读出“成周”二字。根据碳十字测定,把时间锁定在公元前1020年至1050年之间。

依据之二,就是古代文献对于天文历法的记载。《国语·周语下》:(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

依据之三,陕西宝鸡出土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岁在鹑火,岁鼎,都指的是木星的位置。经过天文学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倒推计算,把武王伐纣这一年,锁定在公元前1046年。

武王在“牧野之战”两年前,既公元前1048年,曾经在孟津会盟过诸侯,但是武王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就撤兵了。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武王出周师:帅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史记没有记载有甲士多少人。周初的军队规制,战车一乘,从甲士150人。冷清个人认为,武王亲帅的周军,战车三百乘,骑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此类推,诸侯军车四千乘,有甲士就得六十万人。武王伐纣的总兵力是六十五万人以上,和纣王的七十万人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冷清先生认为,七十万纣王军,其中二十多万殷朝军队,另五十万是支持纣王的诸侯军。武王伐纣向天下诸侯广发请柬,集结65万军队这么大的事情,殷纣王必定会得到消息。获得消息的殷纣王,第一时间就把征讨东夷的殷军主力调回来了;其次,殷纣王也向天下诸侯发布命令,要求支持殷朝的诸侯军来朝歌勤王,结果来了五十万乌合之众。

《尚书·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悅服。)

《尚书·武成》这篇文章,后来被亚圣孟子看到,孟子以儒家思想出发,武王以至仁伐纣王不仁,从这个角度来判断说:“血流漂杵太残忍了,武成是伪作。”但是,后来孔子家里的一面墙倒了,人们从其中发现了《尚书》,其中就有《武成》,区别仅仅在于“血可漂杵”、“血可流杵”。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规模是空前的,双方参战的总兵力,达到一百四十万人。大量的杀伤双方的有生力量,那是毋庸置疑的。

武王伐纣帅战车4300乘,65万甲士,纣王出战70万人。“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什么意思呢?甲子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双方军队的戈矛就像森林一样,会战于牧野。纣王的军队抵抗不住武王之师,纣王阵营的诸侯军纷纷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武王师一直攻击到敌人后方以北,血都可以把盾牌漂起来。牧野之战双方战死了多少人,并没有详细的交代。“血可漂杵”形容死的人非常多。

《逸周书·世浮》:“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翻译过来:“武王随后开始征伐四方诸侯国,凡是不顺眼的方国灭掉了九十九个,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一十九,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总计征服六百五十零二国诸侯。”《世浮》中的亿是十万,十万是七万别写。

牧野之战纣王的总兵力是七十万,纣王的军队遭受到武王军队攻击之后,大部分倒戈了。以往的文史学家们,都解读“倒戈”为“临阵起义”。冷清认为“倒戈”的含义,是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而不是临阵起义。根据《世浮》的记载,也就是说,助纣为虐的诸侯军队有五十万,溃散逃跑了。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逐个剿灭他们。根据《逸周书·世浮》记载,在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征伐四方,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人,俘虏三十万有二百三十人,灭国九十九个,降服方国六百五十二。

武王伐纣的战争分为两部分:“牧野之战”和“清剿诸侯帮凶”。牧野之战“血可漂杵”,足见这场决战是相当惨烈的,纣王的诸侯军溃散逃跑了五十万,歼灭纣王军主力二十万,纣王军队战死的至少有十二三万。牧野之战后,纣王的帮凶诸侯们,又被斩杀了将近十八万,俘虏了三十万。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纣王及其诸侯们的军队,总计阵亡了三十多万人。根据冷兵器时代,战争胜利一方,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原则,武王的军队阵亡了七八万人。

最后一个问题,70万伐纣大军,粮食和后勤保障是怎么解决的。首先,周武王的军队和诸侯国的军队,都是自备20天以上的粮草,然后从各自的诸侯国出发,到达孟津集结地。其次,孟津是周武王建立的最大后勤保障基地,周武王在四年时间里,在孟津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当70万大军都集结到孟津的时候,大家的粮草也就吃的差不多了,孟津囤积的粮草开始补给70万大军。

从孟津到朝歌城,大约有700公里,以步兵每天行军50公里计算,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而每个士卒背负20斤干粮,到达牧野的时候,干粮还没有吃完。当周武王的伐纣联军,在孟津集结的时候,支持殷纣王诸侯联军,也正在向牧野集结,殷纣王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殷军调回了朝歌。有人说殷纣王的灭亡,是因为没有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调回来有关,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建立在周武王5万人的基础上的,一个看似理由充分的美丽假设而以。

不论是谁,当听到周武王70万大军集结的时候,都会从外地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调回来,而且还必须调动一切可以拼凑的力量,必须凑够六七十万人,自己才会放心的在牧野和周武王决战。殷纣王没有想到的是,牧野决战开始后,临时拼凑的50万诸侯军,在第一冲击面前就土崩瓦解,倒戈(拖着戈)溃散了。倒戈的最初意思是溃败溃逃,后人理解歪了,错误的认为是奴隶临阵起义。

孔子迅雷下载(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2. 为什么人们不吃蝗虫度过难关呢?

看到这个问题,历史悄悄话想到了小时候跟爸妈下地务农的经历。爸妈在干农活,我就满地里找蚂蚱,抓到后统一放到随身携带的瓶子或者布袋里。晚上回家后,妈妈会把我抓到的蚂蚱油炸一下,成了桌上的美味。

额,扯着扯着流口水了……那么在古代人们面对满天遍野的蝗虫时,为什么不抓来吃呢?为什么闹蝗灾会饿死那么多人呢?

古代人也吃蝗虫

人在濒临生死的时候,生存才是唯一的目标。什么树皮、草根之类的都会成为大家肚子里的食物。更别提这种大自然中的美味蚂蚱了。

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吃蚂蚱的史料记载: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古人总是信奉怪力乱神的东西,特别是遇到天灾的时候总是和什么神明责罚、天意如此联系起来。唐太宗时京城周边大旱,蝗灾泛滥。唐太宗看到满天飞的蝗虫,抓了几只蝗虫骂道:“平民百姓以庄稼为生,而你们吃庄稼是祸害庄稼。百姓有罪,是我领导的不好,你们真是神明怪罪,应该冲我来”。说完就吞了那几只蝗虫。

唐太宗吃蝗虫的做法可以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平民百姓一看堂堂天子都吃蝗虫,并且没收到上天怪罪,我们还怕什么呢,所以也就不再像之前那样认为蝗虫时上天派来的,避之不及了。

“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到了唐德宗李适时期的史料中,已经有了民众在蝗灾中捕捉蚂蚱吃的记载。可见自唐朝开始古代人民已经不再惧怕蝗灾中的罪魁祸首,并以其为食。

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元朝时人们遇到蝗灾时不仅知道吃蚂蚱,还知道将捉到的蚂蚱晒成肉干,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被饿死

抓蝗虫太困难。蝗灾发生时确实是漫天遍野一大堆的蚂蚱,但是这些蚂蚱也是有作战目标的,它们把一片地区的庄稼啃完后就集体飞往另一片地区。如果当地居民想捕捉更多蝗虫,只能祈祷自己的庄稼耐吃点……在成千上万的蚂蚱面前,那点庄稼估计撑不了半小时。

蝗灾并不依蝗虫的消失而结束。蝗灾多发生在庄稼的青苗期,蝗虫一过,所有的庄稼全部消失。不仅仅今年的收成没了,而且明年的种子甚至也没了来源,蝗灾的影响会持续一年甚至更久。试问需要抓多少蝗虫才能满足一家这么久的需求呢?

其他并发灾害肆虐。蝗灾爆发的一个前提就是严重的干旱,蝗灾加旱灾,人民少吃少喝。同时蝗虫的大范围迁移,使得各地的细菌、病毒得到传播,在古代那种感个冒都能要命的医疗条件下,人民染上不治之病的几率大幅度上升。

此外,可能一开始饿死的少数人尸体得不到处理,又加上干旱、暴晒,导致瘟疫爆发……

所以古代蝗灾导致的大规模人员死亡,并不是人们不知道抓蝗虫充饥。而是由于蝗虫难以大量捕捉,蝗灾影响时间长,各种并发灾害频发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

3. 饿得要命连饭都不给一口吃?

即使你不认,也改变不了她是你亲戚的事实。

你只是被你大伯母嫌弃,你感受过被自己的亲姥姥嫌弃的滋味吗?

我是一个多余的孩子,我一出生就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因为我是一个女孩。

我上面有个姐姐,爸爸妈妈想要儿子,所以当我生下来看到我是女孩时,一家人都大失所望。

没人把我抱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我的去留。

爷爷奶奶不敢做主,妈妈更没有发言权,爸爸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姥姥知道后,气冲冲地来到我家对爸爸斩钉截铁说:“这个孩子坚决不能要,你们要是留,倾家汤产也不够你们罚的,我明天给你联系人,赶紧把她送走。”

姥姥的一声令下改变了我的去留。

一切都安排好了,快抱走的前一天,爸爸突然又舍不得了,爷爷把姑姑叫到家,爸爸哭着把一切都告诉了姑姑。

也许姑姑是孝顺爷爷,也许姑姑是心疼弟弟,也许姑姑是可怜我,姑姑当夜把我抱回家。

姥姥知道后,把爸爸骂地狗血淋头,妈妈更不敢反驳一句。

姑姑家有三个孩子,两个表哥一个表姐,我是姑姑养的第四个孩子。

那时候家里都穷,姑姑有三个孩子要看,还要干农活拿工分。

我的到来给原本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那时计划生育非常紧。

姑姑怕我被人知道,都不敢出门。听到风声,姑姑不是抱我躲在草垛里,就是抱我藏到山里,几天不回家是正常的事。

那时候我还总爱生病,一哭就哭一夜。姑姑姑父都是一宿一宿的熬。

第二天,姑姑姑父带着充满血丝的眼继续干农活。

我一生病,我们那里的医院看不了,那时也没有交通工具,是姑姑姑父抱着我走几十里的路给我看病,不畏严寒酷暑。

有时候是晚上看不清路,姑姑不小心磕在石子上,裤子磕破,鲜血直流姑姑都顾不上,胡乱地擦一下,忍着疼继续往医院赶。

为了给我看病,不知道走破了多少双鞋,流了多少血汗。

那样的日子不知道姑姑姑父是怎么熬过来的,我也慢慢平安长大。

当计划生育风声不那么紧时,爷爷和奶奶时常偷偷来看我,而我姥姥对我是只字不提。

当我又大一点时,姥姥觉得已成定局,我也送不走了,不来看我怕落人口舌,她拿了一包奶粉去看我了。

姥姥没在那里待半个小时,在那半个小时里,姥姥一直在说我怎么拖累了家人。

走后姑姑给我冲姥姥拿来的奶粉,打开后,奶粉是一块一块的,一看日期奶粉是过期的。

姑姑没说什么,扔掉了。

我会说话了,我看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我好羡慕,所以我就改口叫姑姑姑父爸爸妈妈。

姑姑和姑父听到我这样喊她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她们真的很爱我,对我视如己出,甚至胜过她们的亲生孩子。

爸爸妈妈知道后,姑姑和姑父怕她们不高兴,对爸爸说:“你们别害怕,长大了还让我回去。”

爸爸妈妈没意见,等姥姥知道后,骂妈妈没心眼,还对妈妈说别疼我,我长大之后肯定不会孝顺她。

渐渐长大,我回家的次数多了,妈妈会带着姐姐弟弟和我去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姥姥总是对我爱理不理,对姐姐和弟弟宠爱有加,把好吃的好玩地都先给她们,然后只是对我不冷不热说一句跟着你姐姐去玩。

上了中学,我回家了。

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家里负担特别重。妈妈可能给姥姥说过家里的困难。

意想不到地是姥姥居然还不死心,让妈妈把我送给二姨,因为二姨家没女儿。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想着我去了二姨家,就不能经常去姑姑家了,时间久了,对姑姑都感情就断了。

当我知道后,我大哭了一场,那时就在心里想,如果我爸爸真答应了,我就回姑姑家,永远都不会回这个家。

不知道妈妈有没有答应这件事,不过爸爸没有同意,姥姥的愿望落空。

没过几个月,姥姥又想了个主意给妈妈。我学习不如姐姐弟弟,姥姥就说不要让我上学了,让妈妈送我去打工,不仅能省学费生活费,还能贴补家用。

可那时我还不满十八岁啊,身份证都办不了,姥姥就对我这么狠心。

我知道后回家伤心地大哭,爸爸知道原因后,说让我放心。

别人都说自己的姥姥怎么怎么爱自己,可我的姥姥对我怎么会如此无情?我找不明白。

一次,姐姐在外省上学,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说想吃家里的菜馍,让妈妈做好托人带过去。

姥姥听到后,急忙给姐姐杀鸡,把两个最大的鸡腿带给她吃。

妈妈让我去姥姥家拿,我去了。

拿了鸡腿当我要走的时候,姥姥突然叫住我,说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

她缓缓打开冰箱从里面飞快地拿出四块月饼,似乎害怕我看到冰箱里的东西似的,匆匆关上。

面无表情地说:“把这四块月饼给你姐姐带过去,这个可好吃了,我和你外爷都没舍得吃,你让她也尝尝,在外面吃不了那么好的东西。”

我看着包装精美的包装,若有所思地想肯定很好吃。

当我以为姥姥会拿一个给我时,她又接着说:“就这几块了,家里没有了,你在家什么时候都能吃,这个都给你姐带过去!”

我明明看到冰箱里还有好几个,我想那是姥姥留给她其他外孙吃的。

我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我明明已经对姥姥不抱任何希望,但又很期待她能爱我一次,可给我带来的总是一次次失望。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觉得姥姥对待我还不如个陌生人。

我不知道为姥姥哭过多少次,我一次次地想为什么她这么对我?同样都是外孙女,她对姐姐,表姐,表妹都能发自内心地关爱,对我却冷若冰霜。

我把这事告诉了姑姑,姑姑看我哭的稀里哗啦,红了眼眶说:“哭什么,娃子,你还有我们疼。”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谁才是值得我去在乎,去爱的人。

以后,我就当我没有姥姥,她给姐姐弟弟什么东西,我也不在乎,我也不伤心了。

她不疼我,长大了我也不疼她。

当朋友在我面前分享姥姥怎么爱她时,我只是一笑而过。

等我大学毕业后,就去实习了,发了工资,我给自己留点生活费,全部都转给姑姑了。

工作后,我自己的工资自己拿着,给姑姑转钱是我每个月必不可少的事。

我还会给姑姑买耳环,手镯,衣服鞋子,给姑父买烟买酒买衣服鞋子。

结婚后,姑姑给我做了四套被子,给了我1万块钱。

姥姥给了我500块钱,一直给我说家里没钱,这500块还是她怎么省吃俭用省下的。(外爷一个月有3000元的退休工资,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总总是是都是她几个女儿轮流买,根本不用她花钱。)

而我姑姑姑父只是地道的农民,有活就干,没活就在家闲着,我知道她们的钱都是从牙缝里寄出来的。

结婚时,我不愿意要,姑姑就一直给我说家里有钱,有钱,说我不要以后就不用去她家了。

你看,谁才是那个真正爱你的人,一目了然。

结婚后,每逢过年过节,妈妈都让姐姐弟弟和我去姥姥家,姐姐弟弟给姥姥买这买那,我就给她200元(其实我心里一分都不想给)。

姥姥当着我的面说姐姐弟弟怎么怎么疼她,我知道她是说给我听的。

但我会装作听不见,或者直接对她说:“她们疼你是应该的,毕竟小时候你那么疼她们。”

姥姥那么聪明,肯定听懂了我的意思。

当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买东西孝敬姥姥时,我还是给200块。

有一次表姐和弟弟说我对姥姥抠门,小气,对姥姥还不如对我姑姑好。

我就直接怼过去,我对姑姑好不是应该的吗?如果你们是我,不一定有我做的好。

平时去姥姥家,姥姥对我们的态度,她们都能看出来,可不是发生在她们身上,反正她们有疼爱她们的姥姥,而对我的伤害,她们可以装作没看见,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会拿姥姥对我的态度孤立我,对我冷嘲热讽。

长大后,她们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批评我,怎么不孝顺姥姥?

我怎么能不孝顺姥姥,逢年过节我都去,有时她们那个东西还没有我给的200元多,她们只是主动多买了衣服,就说我不孝顺。

我认为我已经做了很好了。要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思,我一辈子不想去姥姥家。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从此以后,亲戚也没人劝我了,说我我也不在乎。

所以,朋友,是亲戚永远都是亲戚,你不认它也改变不了。

但亲戚也分亲疏远近,真心对待那些真正爱你的人。对于表面上的亲戚,做好你分内的事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人说什么,别放在心上,问心无愧就好。

祝你幸福!

4. 有什么好办法能改掉这个习惯?

你好,我是@伊辉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小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看视频才能好好吃饭,这个问题不知道存在多久了,应该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制止,当然你知道这个习惯不好,现在想帮孩子改正过来,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

一、立规矩要趁早

尽早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几点吃早饭、中饭和晚饭,确定一个大概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到了这个点就是改吃饭的时候,或者到了这个点就要上床睡觉。因为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一定要父母主动帮助孩子。从宝宝很小的时候,还小的宝宝可以看着大人吃饭,大一点的可以坐稳的宝宝,可以和大人在一个饭桌上吃饭,让孩子慢慢适应大人的作息,而不是大人吃饭,让孩子在一边玩耍。

二、父母要以身作作则

如果孩子一定要看视频才肯吃饭,父母一定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或者刷视频,给孩子立的规矩父母一定要先遵守。不能大人面前一套规矩,孩子面前一套规矩。家里有爷爷奶奶或者长辈,也都要沟通好,大家一起遵守规矩,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三、调动孩子吃饭的积极性

让孩子享受一家人吃饭的时间。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轻易打扰孩子,让孩子主动去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父母尤其长辈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剥夺孩子吃饭的权利,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如果孩子确实不饿,就让他去玩,孩子如果饿了,不可以给孩子吃东西,温柔的告诉孩子,只有到了饭点才有饭吃,如果想吃饭只能等下顿饭。如果孩子忍住不吃,下顿饭可以多做一点好吃的,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一件高兴的事,是自己的事,孩子会更喜欢吃饭。

最后,一边看视频一遍吃饭对孩子的身体和消化都不好,要尽早改掉这个坏习惯。

我是@伊辉妈,欢迎关注我。

5. 孔子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论语·乡党》篇中详细记载了孔子的衣食住行和言行举止,认真梳理一下,大致可以勾勒出孔子的一天。

晨起,从穿衣开始。孔子对此有三个标准,不能在家里穿红色或紫色的衣服,也不能有类似的布来镶边;夏天穿葛布单衣,一定要搭配内衣;同色的皮袍,配同色的罩衣(避免不庄重,有违礼)。

这时,传来了国君要召见他的消息。

孔子马上穿好朝服,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上车时,孔子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他不回头,不高声说话,更不用手指指点点。

到达王宫,国君还没有到来,孔子和其他同僚开始聊天。他堪称变换的表情包:同下大夫说话时,他是温和而快乐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时,他是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来了,他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除了表情包,孔子的动作也很多变。走进宫门,是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的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送走宾客后,他随即向君主汇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上班结束,午饭时间,如果席子放得不端正,他坚决不坐,如果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如果赐给生肉,孔子一定带回家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然后再吃;如果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如果同国君一道吃饭,在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尝一尝。

下午,鲁国权臣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接受之后,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曲礼》讲:“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季氏送药就是违背了古礼,孔子这么说暗含了对季氏失礼的批评。)

退朝回家途中,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如果当时在乘车,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看见当官的和盲人,要很有礼貌;遇见迅雷大风,深色立刻变得庄重敬畏起来。

在族里,孔子一改朝廷上善于言辞的风格,变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乡里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回到家里,仆人来报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马上问伤人了吗,而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晚饭,孔子对吃饭很挑剔,粮食要舂得约精越好,鱼和肉切得越细越好,陈旧变味的绝对不吃,不时新的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从市上买来的酒不吃,烹调不当的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吃肉食的量绝对不超过米面的量。喝酒从来不能喝醉,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吃饭的时候他一句话也不说。

吃饭前一定要祭祖,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有时会斋戒,这时一定要穿用布做的浴衣先沐浴。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最后是晚上睡觉,孔子睡前不说话。即使睡着了,也要求自己不能像死尸一样挺着,不能有难看不雅的姿势。

孔子的一天,是拘谨的一天,辛苦的一天,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些枯燥。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衣食住行,吃喝玩睡,孔子都有自己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简直是自我折磨。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实现“仁”就需要“礼”的教化。

这些礼其实就是不同场合给不同身份的人制定的不同规矩。

孔子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遵守礼,那么就会实现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就能改变。

孔子这么说,也坚持这么做。他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一直孜孜不倦的自我修行,直到七十,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就这样,孔子成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礼教学说和主张也成为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儒家因此两千多年经久不衰。

现在,中央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出了一整套制度和规范。

很多人,特别是官员都感慨,管的严,官难做。

但想想孔子,或许能明白中央的苦心。

对自己来说,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慢慢的,就达到了“不逾矩”的境界。

对国家来说,严管才是真爱,大家都守规矩了,社会才会更和谐。

孔子重示范教学,他的一天,现在对我们仍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6. 道德经曲则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吗?

一位中年出家的道长,给我讲《道德经》曲则全三个字的玄妙。让我醍醐灌顶般重新认识这三个字。

有位中年出家的道长,一个人住在山里的道观中,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逛山,偶然进了这个道观,当时发现他一个人站在那神清气爽仙风道骨。

我觉得此人必有奇异之处,看着有点内涵,正好上去求教。于是过去作揖行礼,口称无量天尊,与他攀谈。

道长也非常和善,见我求教就邀我进去,坐着喝茶与我聊。

我们聊了很多,主要聊的是《道德经》的许多语句。

我说:《道德经》有一句话叫曲则全。这个曲则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吗?这个全有什么深意吗?

他说:我先跟你讲我的一段经历。

我中年的时候在一个企业当一个高层管理。当时那个老板就很重视请了我,

他希望我带给企业新的气象,因为他的企业里面的人士都非常的糟糕,行政管理非常散漫涣散。

虽然他的公司运作还算正常,但是已经出现了很多隐患和漏洞,所以他希望我能够改变新气象。

我当时非常的开心,很希望能够帮他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也实现我在管理上的一个突破,

于是我马上紧锣密鼓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实的行政管理方案。

我召集了所有人员当着老板的面开了一个会,在会议上老板表示很支持我的决定,要大家都支持我,

然后我就马上发表了一番言论,意思是要重新来过,大家都要无条件的服从,

我说完之后没有人拍掌,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天降下来的妖怪,

那一刻我感觉怪怪的,但是我知道这是必须要经历的阻力。

于是我紧接着就开始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谁出了问题我都马上进行严厉的批评,

有的人我就叫到办公室谈话,还有些顶风违反我制定的规则,我马上就操作罚款。

结果要不了多久,这些人都开始反对我,他们想偷懒用各种方法偷懒,

其实都被我发现了,于是我就严厉批评和处理,差点吵起来。

时间大概过去半个月,我发现其中有两三个刺头特别的阻挠,这几个人的职位正好在我下面一级,

但是都有可能会晋升成为我这个级别,所以我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就这样我在这种矛盾紧张的对峙中,实行着我的新政策,新政策实行下来之后,怨声载道,人人都反对我,

很快老板就收到了投诉,他应该是听到很多关于我的坏话,虽然我平时做得非常好,

但是依然有人在背后使坏,让我出现了一些工作上的失误,于是老板找我谈话了。

他说我很欣赏你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我们公司确实需要你这样的精神。可是现在要把员工全部很快的调整过来,是需要一段过程。

我想送给你道德经上的三个字叫做曲则全。

你去体会体会这三个字。

老板没说多了,只说他相信我,并且要我去体会这三个字。

我回来之后研究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这三个字,什么是曲则全呢,老板的意思就是要我不要太直来直去,

不要过于粗暴的去执行这些东西,因为人是需要软性管理的。

我想了一下,确实有点过于紧张,我做了一下自我反省,发现这个老板这三个字非常有哲理,于是我开始改变。

我又召开了一个会,在会上我告诉他们我的目标是要让大家成为更好的人才,要让公司承载着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不是要针对大家。

然后我又跟他们讲了我自己的故事。让他们更加了解我,接下来我把那三个刺头

一个一个请到我办公室里聊天喝茶,跟他们敞开心扉的聊天。

并且告诉他们我不会在这个公司很长久的干下去,因为老板说到明就是让我来改变一下风气的,

而我的志向并不在此让他们放心,我不会永远霸着他们的位置,我们应该同心同德一起为这个公司为这个老板去做点事。

其中有两个刺头,对我这番话还是挺感冒的,他们也说要配合我不会再这样对峙,因为这样大家不和气事情搞不好,大家都是输家。

于是我又做了一些调整,把具体的操作惩罚奖励的操作都下放给这三个中层管理人员,

让他们直接去管理,但是要向我汇报一下工作,然后我也平时可以去下面调查一下。

就这样整个团队大概这个公司有100多人,都在我的管理下慢慢的顺畅起来了,

虽然问题有时候会出现,但是我总是想着曲则全这三个字,一般该在面上讲的就在面上讲,

该在后面用力气的就在后面用力气该私下里去解决的就私下里去解决,有很多小的办法可以去用。

最后一年过去了,公司的业绩上升了,人员的精神面貌全部都改变的完全不一样的,

老板对我非常满意,给我了一大笔奖金,然后留我继续在这里多干一年,

因为我这一年领悟到了很多。于是我就答应他再干一年,在新的一年我又进步了,我把曲折全这三个字又进行了更深的领悟。

我发现我去到哪里,我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势和风范,但是这种气势不是粗暴,不是一种硬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一种精神模范的力量,让员工一看到你他就有安全感,他就有归属感,这才是曲则全的内核。

所以我觉得当时我理解这三个字,这个曲是有张力,能屈能伸的意义,不是说一根筋冲到底,而是说有张有弛能够灵活变通。

但是这个曲线的两端一定要准确,就是说你不能够变得到处都是或者乱走方向,

你这个联系的两个端口一定是对的,你的方向一定要对你的张驰才能够散发出力量来。

然后这个曲线的力量,这个柔的力量,才能够凝聚其他人的力量进来,才能够把你的力量和你所要管理的力量全部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融的体系,

这个体系不是说没有遗漏,而是说它是可以互补的,它可以时常的填补和补漏。

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体系,所以这就是全的体系。全就是周全,这个周全是一个很有哲理的东西。

周全不是不出错误,而是出了错误能够及时反省,做出改变,做出弥补。

周全也不是严丝合缝。而是可以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隐患。

周全也不是万事俱备人人皆齐,而是这个体系里面没有一个废人,没有一件废事,

都是互相成就互相辅助的一个角色。很多事都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周全更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慢慢的一边探索,一边进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周全不是缺了谁就会塌方,而是养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再生能力很强的机制。

从心理上讲周全是你带给别人的安全感,你带给别人的和谐感和你带给别人的一种联系感,

你要成为一种纽带,成为别人互相联系,共同扭接在一起的那根带子。

同时你也要成为一堵墙,一根鞭子一边鞭策,一边防止一些过分的事情发生。

我说:听你说完曲则全这三个字的故事,我想我都有点羡慕这三个字了,我感觉在我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要去用这三个字。

他说是的,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就像一个智慧的海洋,里面随便舀一瓢水出来都是法性,道性满满。

可以致用的,并不是虚高玄妙无用的东西。

比如在你的家庭当中,夫妻子女的父母之间的相处更加要这三个字,如果抛开这三个字,家庭一定是一团糟一锅粥。

家庭里面的曲则全,是你进一尺我退一尺。你烦恼痛苦的时候,我来安慰和抚慰。

我辛苦了,忙碌的时候你来支撑和陪伴。

有矛盾了好好的沟通,找到共同能够接受的方法,而不是用语言互相刺激。

发生了任何事情,首先用彼此的感情爱和责任先摆出来。把那个自我的感受先放一放。

如果你要在家庭里面也像在斗兽场里面一样把自己搞得像一个困兽一样。那你不只是伤害家人,更是伤害自己。

如果你对你的家人有很多需要改变的意见,你觉得他们需要这样做那样做。

尤其在子女教育上。一定要想想这三个字,曲则全,很多事情正面的用比较呆板的方式去教育去表达,是肯定会有问题的,

因为人性就是有这样的弱点,他不喜欢听说教,所以在教育上更加要有曲则全的智慧,

如果能够用侧面的事情让他自己领悟,这是最好的教育。

我说那曲则全三个字就相当于一个咒语。

他说:你这个说法有道理,我也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当出现任何事情的时候。

你先念一句曲则全,提醒一下自己,不要过于粗暴,首先不要过于粗暴的去定义所有事情,所有人。

因为你过于简单过于粗暴的定义别人,这本来就是你自我的一种妄念。大多数时候是靠不住的。

而曲则全在告诉你,你需要通过外围的一些信息,通过更圆融的一些价值观去综合考量这件事和这个人,你才能够全面的了解这件事情和这个人。

这个曲就体现在外围多元化信息和内心的圆融。

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很科学的方法论,所以老子道德经里面他提的这些道啊东西那些话,

其实很多是方法论。你可以实实际际的用在生活当中或者工作当中。

我说:可是我们人很多人天生那个秉性就非常的直,喜欢直来直去,什么东西都不喜欢,绕弯子,那这种人怎么去理解曲则全呢?因为他根本做不到啊。

他说:是的,你说的很对,很多人天生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

这种人很多时候很痛苦,因为如果境遇环境比较柔和还行,但是如果违缘逆缘比较多的时候,他们就很痛苦。

这个时候其实有一种办法就是先调自己的心。

也就是说,你表面上做人方式上你依然还是直来直去,不要改变你的本性和性格,但是你一定要把心调好。

我说你说的这个我不明白,这个人不变化性格心调好和他痛不痛苦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和外界发生关系的模式,包括他的语言模式,

包括他的思维模式,包括与人怎么共事,接触。这些东西如果你始终保持有一个距离的冷静心。

让这颗冷静心时时刻刻陪伴着你,时时刻刻提点着你。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人和事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别人对你说的话,对你的定义需要你处理的矛盾,这些东西都只不过是你当下所遇到的一个暂时的缘。

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消散,他们就会变化,你是不可能抓住的。

如果你的直来直去的性格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冒犯了别人,当然别人一定会来跟你对撞。这样引发了矛盾纠纷和不和谐的氛围。

但是你要懂得,即使是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在某方面来讲,它也是虚假的,

它并不真实存在,为什么它不真实,因为它也是在生灭当中随时变化的。

所以不要走心。

不要把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外界的联系和冲撞都往心里塞。

你要用你那颗冷静的心,默默的去看着你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心念。

只要你坚持大概两三年。你就会慢慢的清静下来,人也会变得理智下来,遇事都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因为你已经看明白了,你的烦恼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你知道这个烦恼的来源是怎么回事,你就不会过于去纠结它。

你会全然的享受你直来直去性格,带给你的爽快,但是又不因为他惹出来的麻烦而去痛苦烦恼和郁闷。

即使别人冲撞你,别人反对你,你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听一听就完了。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你就会活得比较潇洒,而且也不用改变你自己的性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内心已经做到了曲则全。

什么是内心的曲则全呢?就是说你的内心有一种柔和的力量,有一种带着距离的冷静的力量。或者说是慈悲和清静吧!

在全然的观照着你的生命。

这个全在这里,我们理解为全然的意思。

全然就是包揽一切就是巨细无遗。

全然就是凝聚过去未来现在。

全然就是接纳所有的事情,接纳所有的因缘聚散。

全然就是把你的心和世界融为一体和万物融为一体。

全然就是平等,一切没有分别。只有高低黑白。没有发自自我的各种定义。

全然就是我们道家的无量天尊境界。

而曲则全的曲在这里,我们可以权且理解为收缩退让和距离感。

就是说你有一颗冷静的心,从你生命的张狂无知的状态里面收缩退让出来。

和这个你保持距离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距离会产生美,这个美是大美是智慧的美。是全然的美。

我听完拍手鼓掌,我说今天听你解释这三个字让我感觉醍醐灌顶,也感觉老子的智慧实在是太深奥了。

他说:老子的智慧,其实在这三个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看,这个宇宙当中所有的东西是没有直线的。

直线必须要人为切出来。整个宇宙的构成都是曲线构成的。

我们人类无论是从灵魂角度还是从物理身体角度来看。都需要一个极其合适恰当的弯曲度。

或者说大柔克刚吧。

我们看到代表阴阳的太极图,这个太极图就是曲则全三个字的典型图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曲则全是宇宙运作,道的运行的一个演示写照。

其实曲这个字,在古代先秦时代。他还有局部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尝试理解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任何一个局部可以契合联系到整体。

你用这种思维去思考一下就知道,当你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局部去入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更好的达成效果。

所以说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这三个字我是真的很推崇的。

我说:我赶紧要把这三个字写出来,挂在墙上天天看一下,这是一个无上咒语。

他说:你如果把他捧得太高,那就和老子的道德经背道而驰了,

因为道德经讲东西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道法自然。

什么东西都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去干什么。一旦刻意就形成执着,执着当然就不会得到全然的大美智慧。

7. 这句诗为什么那么出名?

因为这句诗能满足你对漂亮姑娘的所有幻想,而如果你读整首诗,又能满足你对爱情的所有幻想。“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全诗就写了两件事,先是偶遇佳人,一次浪漫的邂逅,却忘了留微信,第二次再故地重游,姑娘不见了。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所记载的事情,颇具传奇色彩,也找不到个确切的创作时间,只知道某一年,毫无名气的书生崔护进京赶考,却不幸落第,伤心之余到长安城南郊散心,邂逅了一个妙龄少女,从此少年崔护心里埋下了一颗春天的种子。一年之后崔护再次到长安城南游玩,想着要再次偶遇那位桃花般的少女,谁知道那少女早已不在,只留下一簇盛开的桃花。这分明是唐传奇的套路,我估摸着崔护就是脑洞大开,想了这么一段故事,然后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我记得《哆啦A梦》有一集《白百合一样的女孩》,也是大雄因花定情,后来动用了哆啦A梦的超能力,满世界寻找,倒是跟崔护这个故事有些相似。

浪漫邂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既然有桃花,肯定是春天,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万物生发,欣欣向荣,在春意如此盎然的时候,邂逅一位“人面桃花”的超级美女,不但大自然春意盎然,人的心中也开始悸动了。

美丽的女人就应该像花儿一样,圆圆的脸蛋儿,红嫩得要滴出水来,她站在那儿,亭亭玉立,她一笑,如春花绽放,再两个浅浅梨涡的点缀下,更吓得明艳动人。崔护说人面桃花,白居易说芙蓉如面,无论桃花还是芙蓉,那都是花开富贵,让人看着就想上去捏捏脸,我真不知道脸上一点肉都没有,下巴尖的一低头就能戳死自己的脸,有什么美感了。

如花一样的人儿,笑盈盈地站在门里,与盛开的桃花相映,多么光彩照人啊,不需要语言,就能想象出崔护当时瞪圆了眼珠,下巴掉在地上,口水顺着嘴角流成了一条河,不是花痴,是真的太动人。

不过这一切动人的场景,都被开头两个字拉了回来,“去年”,那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重寻不遇

既然上一联说了,是去年、今日、此门中,那我们就能知道,他是在今年、同日、同地,因为他忘不了那个桃花姑娘,想再次跟她相遇,可天不遂人愿。你看,一切外在事物都是一样的,还是烂漫的春天,还是绽放的桃花,还是那个门,只是与桃花相映的那个女孩子不见了,原本是桃花姑娘站在门里的桃花树下,含情微笑,如今却只留下那颗桃花树,在春风中含笑凝情。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依旧”二字,是多么不甘,多么怅惘,有些人啊,一旦错过就错过了,去年的桃花春风是温暖的,今天这桃花春风,是一曲《凉凉》。

其实这首诗啊,“相映”二字很重要,它不光是人面与桃花相映,去年和今日也相映,在那里的人和不知何处去的人也相映,处处相映,作者就是通过这种相同与不同的相映对比,营造出了循环往复的层次感,从而让读者产生了共鸣。

为什么我说这句诗能满足对漂亮姑娘的所有幻想?因为漂亮的女孩子就应该像花儿一样,而且是像春夏的花儿一样,绽放着青春和热情,青春不是用来丧的。为什么我又说这首诗能满足对爱情的所有幻想?嗐,人作为一种容易犯贱的而且矫情的动物,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只有那些只能出现在回忆里的爱情,才是心中永远无法忘却的。

一旦得到了,不知道某些人能作出怎样的死来。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54)
一字之师(读了一字之师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
上一篇 2023年11月14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

  • 建国短诗(现代人写的现代诗能与古体诗或近体诗媲美吗)

    中国文坛,藏龙卧虎,凤飞麒巡,自古栋梁之材宛若遒劲群山,绵绵不绝,又似满天繁星,穹苍璀璨。。。至于提问者所说的现代诗歌能和古体诗媲美吗?当然能。仅以民国白话文初始阶段而言,便涌现萌芽。如徐志摩巜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又...

    2023年11月20日
  • 梧田二中(二中他们的学校可以吗)

    我认为还是育英好一些,虽说是私立学校,但是真的很严,而且这是温州唯一一个私立可以和公办学校比的,千万不要被二中公办的名号。...

    2023年11月21日
  • 中华孝道歌词(贵州死人孝歌的歌词)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唱的是正民风之歌。我们经常讲民风淳朴,就淳朴在上敬老下爱幼,不自欺不欺人,诚信守诺,民众如此,则社会和谐之至也!一个有孝心的人,自然是个懂得感恩的,感谢父母会尽孝,感谢政府会守法守矩尽心工作,有了诚信之心,就会与人友好相...

    2023年11月22日
  • 耿纪(姓氏耿是哪个民族的)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子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本纪》及《辞源》等所载,商时祖乙迁耿(故城在今河南温县东),盘庚又自耿迁亳,留居耿者遂以邑为氏。②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春秋时有耿国(一名耿乡城,故城在今山西河津东南)...

    2023年11月26日
  • 郭沫若诗集(静夜郭沫若赏析)

    《静夜》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2023年11月26日
  • 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阜新朝阳凌源建平等地)

    我去过建平一个祖辈是山东人组成的小山村,我一位同事的老家就在这个小山村。那年我去吊唁他去世的父亲,去过他老家的所在地——张家村。...

    2023年11月27日
  • 松竹(松竹梅兰镶门庭这组对联的意思)

    翻译:诗经、书经、弹琴还有绘画是可以荣耀家族的宝贝,松树、竹子、梅花还有兰花是可以用来镶嵌在门口的。...

    2023年11月30日
  • 8139d(怎么解除校园宽带时间限制)

    一般网络都会针对学生和老师分开,有的按照端口和VLAN划分,有的按照账号划分。也就是说有物理隔离和非物理隔离两种,无论那种减少运营方案,多数学校都要求定时断网,以免夜猫子太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2023年12月01日
  • 安息1(安息香用流量多少克)

    这几个字,汉代的安息,读音如下,第一个字汉,读音为han,第二个字代,读音为dai,第三个字的,读音为de,第四个字安,读音为an,第五个字息,读音为xi等。...

    2023年12月02日
  • 把朕弄坏都可以(别人自称朕怎么回)

    可以回答说不要表现的这么狂傲,如果你做了皇帝,那我们还不得把你拉下台。希望你有自知之明,努力的去工作上班打螺丝才是你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带着幽默的态度去回复别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的交流展开快乐的心情,大家才能和睦的生活。...

    2023年12月0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