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章太炎(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1. 闲话章太炎,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刘知几《史通·杂述》

1

俞樾

俞樾、俞陛云、俞平伯,俞家三代皆为大师。俞樾会试考试,试卷中有一句诗“花落春仍在”,被曾国藩赏识,得以中试。此后,俞樾就将他的书斋名为“春在堂”。“花落”,意为西学传来,国学不盛;“春仍在”,意为中学为体。 俞樾与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门生,两人所走的道路却大相径庭。李鸿章一心从政,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俞樾埋头文字,“学究天人际,名垂宇宙间”。

曾国藩评价他的两位高足,曾坦率地说,他不喜欢李鸿章那样醉心于爬官,也不愿意像俞樾那样专攻学术。

但俞樾倒是自得其乐,他的著名自挽联云: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布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俞樾与曾孙俞平伯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冷泉亭,悬有一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一日,俞樾与夫人游灵隐,小坐亭上,共读此联。夫人道:“此联问得有趣,请作答语。”

俞樾应声而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夫人道:“不如改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言毕,夫妻相与大笑。

数日后,次女来,俞樾要她试为冷泉亭旧联作答。女儿沉思良久,笑道:”可答为: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惊问:”‘项’字何指?”女儿道:“不是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 2

王闿运 王闿运长期从事教育,先后执教成都尊经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和南昌江西大学堂,加上家中私授的弟子,学生达数千人,其中名弟子杨锐、刘光弟、廖平、宋育仁、杨度、齐白石等都卓有成就。 福州诗评家陈衍刻薄,曾对清末民初人物作过一番品评。钱锺书将这些评论记录下来,名为《石语》。其中,尤为陈衍所津津乐道的,是湘潭王闿运逝世后,上海某报刊出的恶作剧式挽联: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可见,王闿运的确长得难看。 王闿运做客两江总督府,曾国藩听他畅论天下大势。王闿运认为平定太平天国后,曾氏应利用此时天下重望,麾军北上,推翻满清。曾国藩闻此,一语不发,径直端茶送客。后来,收拾桌椅的下人发现,满桌都是曾大帅用手指蘸着茶水写下的“妄人”二字。 王闿运80岁,应袁世凯之邀,出任国史馆馆长。进京途经武汉,段祺瑞来访,请求指点。王说:“世上最容易的就是做官,一个人若官都做不好,那就一无是处。过去我年富力强,有许多大事要我去做,现在我老了,无用了,便只好去做官。” 3

林纾 林纾任教北大,有一门在下午两三点钟,是人一天精神最不好的时刻。某日,当看到底下学生又开始昏昏欲睡,林纾把课本一合说:“现在为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振奋,只听他说:“有个风流和尚,某日走经一座桥,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要听下去,林纾却突然不讲了,学生不干,请他继续。他说:“没什么,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走了。”学生的睡意,也被他驱走了。 林纾翻译《茶花女》,实出偶然。1897年,林纾46岁,其夫人刘氏去世,郁郁寡欢时,适逢友人王寿昌由法归来。

王精通法语,劝之合译法国小仲马《茶花女遗事》以解愁绪。但林不识外文,遂由王寿昌口述,林笔录之。

林凭藉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以文言意译,文笔流畅而优美。每每口述者甫毕,其译文亦竟,不加改动润色而完美如独创。此为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国小说,译书一出,洛阳纸贵。 林纾的书房里,左右放着两张桌子。右边一张普通的桌子,是写作和翻译用的。他坐着写作或翻译,累了,就到高桌子旁边站着绘画。绘画站累了,又回到矮桌边写作或译书,以此调剂精神。

4

辜鸿铭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给年轻的辜鸿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进一步悟到:精神的洗礼,品德的修炼,思想的改造,无一不如此。他决意废旧图新,追求中国精神,并使之完美。

于是,借用“汤之盘铭”的话,给自己取字鸿铭。鸿者,大也。商汤王在盆上刻写警语,辜鸿铭将之放大,刻在心中,使之成为座右铭。 辜鸿铭以其出色的智慧和外交才华,协助张之洞创办名闻全球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等洋务,为湖北新政立下汗马功劳。张之洞尝与左右说:“辜先生经纶满腹,是真正的杰出之才。” 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中西。林语堂曾评价他说:“辜作洋文、讲儒道,耸动一时,辜亦一怪杰矣。其旷达自喜,睥睨中外,诚近于狂。然能言顾其行,潦倒以终世,较之奴颜婢膝以事权贵者,不亦有人畜之别乎?” 凌叔华在《爱山庐梦影》中回忆,辜鸿铭晚年居于北京,常去她家做客。有天忽然对她父亲说,想刻一个图章,印上他一生的履历:“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5

康有为 康有为在《自传》中说,六岁时,家人出对子“柳成絮”相试,他应声答以“鱼化龙”。在场的客人很惊讶,赞誉此子定非池中之物,遂赏以纸笔。 康有为批评清人普遍认可的“识字—通经—达道”治学方法,称其为“磨砖作镜”、“蒸沙而欲成饭”。康氏主张先从古圣贤心志入手,读通微言大义,然后再谈具体的考据问题。 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33岁的康有为。此时,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康有为则科举考试不顺,不过是一名监生。

按当时的科举习惯,梁启超中举在先,应是康有为的“前辈”,所以梁启超有些沾沾自喜。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于是拜康有为为师。

6

陈黻宸

陈黼宸,是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 在北大,他不但讲中国哲学史,还在中国历史门讲中国通史。他讲的是温州话,无人听得懂。于是他就以笔代口,先把讲稿印出来。

上课时候,他登上讲坛,一言不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得非常快,学生们抄都来不及。下课铃一响,他把粉笔一扔就走了。

妙在他写的跟讲义上所写的,虽然大意相同,但是各成一套,不重复,而且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恰好写到一个段落。最难得的是,他有一番诚挚之意,溢于颜色,学生感到,他虽然不说话,却是诚心诚意为学生讲课,真像《庄子》说的:”目击而道存矣。”说话倒成了多余的。7

蔡元培 蔡元培字写得不好,很多人都知道。在《石屋续瀋》(瀋,读作“审”)中,写过这样一件事:其入翰林也,试者得其卷大喜,评其文盛称之,而于其书法则曰:”牛鬼蛇神。“ 辜鸿铭曾对罗家伦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之后,到现在还是保皇。” 蔡元培说明读书方法的重要时,对学生说,吕洞宾用手指点石成金送给穷人,但这穷人不要。问他为什么不要金子,他说要吕洞宾的指头,因为可点无数金子。这种想法从道德上来说,固然要不得;但就求学而言,却是最不可少的。 蔡元培书房中挂有自己画像,上面题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不知老之将至。”在书桌上放有自己写的“学不厌,教不倦”数字。 8

章太炎

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 许寿裳先生的《章炳麟》中,认为章太炎“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而在国学大师方面,将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列于首位。许寿裳说:“章先生对于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洵可谓集一代的大成。”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不少人想去营救他。有个人转求袁世凯最亲信的张秘书,说:“袁总统手中握有精兵十万,还怕一个书生不成?干脆就把太炎先生放了吧!”张秘书听罢,瞪大眼睛说:“这可不行!太炎的文笔,可横扫千军,也是可怕的东西!” 囚禁的章太炎,在桌子上书上“袁世凯”名字,每日击打数次,以泄心中之愤。1915年,章太炎书“明年祖龙死”,而袁世凯恰恰也就是1916年死掉的。 章太炎在成都时,有一客叙述之贫,请求他向四川当局推荐。章太炎听了勃然大怒说:“你一贫已至此,若至穷时又将如何?”在座的赵熙以为是章的旧友,为打圆场,就说:“贫与穷亦有异乎?”章太炎说:“异甚,所谓贫者,以其贝(古人以贝为钱)分之于人,而己身尚不致一无所有;若穷则弃家而无有,孑然一身,藏身穴内,安能与贫并论乎?”后来,赵熙对他人说:“我读书数十年,今日方才懂得贫穷两字字义啊!” 9

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梁漱溟在《纪念梁任公先生》中说:蔡元培先生好比宋高祖,他不必要自己东征西讨,却能收合一批英雄,以图大事;梁任公无论治学和行文,正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自己冲锋陷阵,所向无情。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启迪了好几代人。梁启超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先生自认:“学问兴味、政治兴味都甚浓。两样比较,学问兴味更为浓些。”由于时势变迁,前期著述只求觉世,以政治论学,变法图强为其宗旨;后期著述意在传世,以人格修养为其归宿。

康、梁神离貌也不合时,康有为曾访周善培,问周:”我真佩服你,言必称赵先生(指赵熙)。你为什么那样服从赵先生呢?“

周知南海恨任公不服从他,就答复说:”赵先生只同我讲学问,学问的道理是方的,我无法违背他,只有服从他;你同任公变法以前也是讲学问的,变法以后,就专讲政治,政治的道理是圆的,你有你的办法,他有他的办法,自然他对你就从有违。还有一个重点:我做官是做的我的官,不是替赵先生做官。我做了六年官,赵先生从来未向我要过一个钱、荐过一个人。你对任公是否如此,请你反省一下。”康有为听了,很不满意。 10

张伯苓

南开是私立学校,经费需向社会各界募捐,有学生提出:“我们不要官僚军阀、土豪劣绅的臭钱!”张伯苓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张伯苓鼓励学生苦干,但又怕年轻人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他以炖肉为例说:“炖肉要慢火,长炖,不能性急,肉自然又烂又好吃。若心急,一会儿揭开看看,一会儿揭开看看,这锅肉是炖不好的。” 1929年,南开女中部第一届学生毕业,张伯苓的讲话既幽默又深刻。他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元配夫人!” 张伯苓常讲:“人可以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张伯苓特别注重仪表,他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南开有四十字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闲话章太炎(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2. 负暄琐话的创作特点?

本书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

3. 为什么势力那么大还找不到自己的亲妹妹?

杜月笙,一个崛起与旧上海滩法租界黄金荣公馆的风云人物,他做人讲究,善于洞悉人心,纵横与上海政商两界,黑白两道通吃,被称为“黑帮教父”,“上海皇帝”,“上海三大亨”之一。

杜月笙生于1888年的上海高桥,卒于1951的香港。他用63年的传奇人生像我们传递了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了,杜月笙属于幸运者,虽然他出身贫穷,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崛起于市井,在鱼龙混杂的大上海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杜月笙发迹了,他成功了,他成了上海滩的首富,然而有谁会想到,曾经在上海高桥一带的一个街头流浪儿,如今成了上海滩一手遮天的一代枭雄,这就是杜月笙,也只有杜月笙能做到。

杜月笙有钱了,成名了,不仅光宗耀祖了,这而且还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在老家高桥不惜重金建了一座杜家祠堂,开祠庆典那天更是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成了上海滩有史以来最奢侈的一次盛典。他挥金如土 ,光豪车座驾就多达十几辆,司机保镖不下百十人。其奢侈生活堪比皇帝,因此杜月笙被比喻为“上海滩土皇帝”。

杜月笙势力之大,财富之多在上海滩无人可比,但是尽管杜月笙再怎么有钱,再怎么挥霍,再怎么享受,他也有自己的苦衷,杜月笙有一件事想起来他就会内疚,这件事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那就是他至始至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

说了这么多,书归正传,杜月笙确实有一个妹妹,他这个妹妹是在他两岁的时候出生的,妹妹一出生兄妹俩就各奔东西了,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杜月笙的父亲名叫杜文卿,母亲朱氏,当时杜文卿在镇上跟人合伙经营一家米店,听起来不错似乎是个小老板,但是实际经营起来这家米店生意却不尽人意,那可真叫一个苦啊,你想想,那个年代,那个市井,民不聊生,兵荒马乱的买卖能好做吗?能维持生计就不错不错了。

后来在杜月笙刚满一周岁的时候,上海正赶上闹瘟疫,而正巧恰逢八月连雨季节,长期下雨导致潮湿过大,因此大量粮食发生腐烂,乡下的米店供货不足,弄的杜月笙跟他母亲时常是没米下锅,于是杜月笙的母亲朱氏,就带着小杜月笙来到了镇上去找杜文卿。杜文卿是开米店的起码一家三口不至于饿死吧,就这样一家三口团聚了。

但是好景不长,杜文卿的米店生意是越来越不好,没办法杜月笙的母亲为了贴补家用就到了一家纱厂里面上班。本来朱氏身体就不好,这一上班由于劳累过度,加上自己又有了身孕,不久杜月笙的母亲就病倒了,后来在产下一女儿后朱氏便撒手人寰了。

杜文卿虽然得了一个女儿,但却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这沉重的打击让杜文卿几经崩溃甚至绝望。但是生活还得继续,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过的紧巴的日子,如今只剩下杜文卿一人带着年仅两岁的儿子,和刚刚出生的女人,杜文卿一边维持米店生意,一边还有照顾这两个孩子,杜月笙还好养活,可是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女人,让一个大男人喂养实在太困难了。更何况当时杜文卿根本没有条件在养活这个女儿。

于是杜月笙的父亲在邻里相亲的劝说下,无奈做出来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杜文卿把他的女人送给了一个黄姓商人。据说这个姓黄的是宁波人。女儿给人了,只能认命了没准女儿到了好人家以后会有出息的。杜文卿是这么想的,但他心里也不是滋味,毕竟是自己的亲闺女。后来没过几年杜月笙的父亲就因疾病死了,杜月笙成了孤儿开始了到处流浪的生活。

直到后来杜月笙发迹了,当他知道自己曾经还有个亲妹妹的时候,就到处派人四处打听妹妹的下落,并在各大报纸刊登寻人启事,又不惜一切代价花重金雇人找寻,但最终也没有找到这个妹妹。

也不知道他妹妹是人间蒸发了还是根本就不在人世了,总之杜月笙花了半生的时间都在打探妹妹的消息,直到杜月笙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挂念着这个妹妹,这件事也成了杜月笙一生的遗憾。

4.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的孟小冬?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8月22日,这个时间挺好,这么多个8,看着就吉利。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的传奇人物,总的来说算是混黑社会的,主要是青帮的人物,如今后人给他的正式的职位是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

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坏事没少干,好事也没少干:

在法租界大量贩毒,从属过蒋介石,在淞沪会战期间积极的抗日,帮助共产党运输过物资。。。。。。

在他62岁临终前说过两句这样的话:

1,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2,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从中看出了杜月笙对于国家的真挚热爱,对于朋友的义气当天。这个人是一个很鲜明的中国血性男儿,身上满是帮派人的那种义气。

这个孟小冬是杜月笙的妻子,说的详细点就是孟小冬是杜月笙的五太太,并不是杜月笙的原配夫人。但是两个人感情很好,在1950年的时候与孟小冬在香港举行了正式的婚礼。

孟小冬出生于1907年,是正宗的北京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也就是说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唱戏的,她本人也是唱老生的,她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在戏曲界也是名角,人称“冬皇”。

曾经还和大明星梅兰芳有过一段爱情佳话,可惜两个人并没有终生相伴,这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要是相伴了就没有杜月笙什么事了。破坏这段爱情的人叫王惟琛,是一个追求孟小冬的人。

在1926年的一天,王惟琛找到了梅兰芳的住处,声称其抢了自己的未婚妻,要求赔偿10万元,这事怎么能答应,便偷偷报了警,没想到见到警察的王惟琛很是惊慌,失手打死了梅兰芳的好友张汉举。

如此血案被当时的人炒的热火朝天,为了不影响事业,孟小冬躲到了天津的一个佛堂,伤心欲绝,从此便不在和梅兰芳有任何的瓜葛了,甚至是面都不见。

而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杜月笙一直不断的找机会接近孟小冬。

杜月笙的一个太太叫姚玉兰也是唱戏的,而且还是孟小冬的好友,1936年孟小冬去上海演出,就是住在了姚玉兰的公馆里,和杜月笙也因此联系的很频繁,两个人慢慢的就熟络了。

后来的岁月里,杜月笙经常给孟小冬写信,嘘寒问暖,很是关心,主要的就是他发自己内心的理解一个女人对于事业,对于生活的不容易,因为理解,所以总能走进人的心里,让孟小冬觉得十分的温暖,不知不觉中这样一个“老大哥”也成了知心好友。

旁边还有姚玉兰的不断撮合,不久后孟小冬的心就暖了,就对杜月笙托付终身了。

所以说杜月笙对于孟小冬没有霸占的意思,而是一直的去温暖,去努力靠近,最终是打动了孟小冬,孟小冬爱上了那个一直默默关注她的杜月笙,两个人是有爱情的。

孟小冬嫁给杜月笙的时候,是一直在照顾病榻上的杜月笙,两个人结婚的时候,杜月笙都是被人搀扶着举行的婚礼。婚后孟小冬更是一直照顾着杜月笙,直到其离开人世。只为人生路上一起走一段,如此爱情也是难得!

如果不是因为爱情,衣食无忧的孟小冬怎么会嫁给病恹恹的杜月笙呢?对于爱情哪里来得霸占这个词呢?

5. 换一个人真的比她做得好吗?

慈禧的问题就是世界观局限的问题。换个比她笨很多,但拥有当代视野的普通人掌权,做的一定比她好。因为慈禧做的已经差到底了,差无可差。

义和团时期,慈禧逼光绪下诏,向八国同时开战,那会的她就和普通村妇没有差别了。史学家对慈禧的这次作为给出解释,说是情报失误,误认为列强要扶光绪废慈禧,后来证明列强其实并无此意,但宣战已成事实。可怜此时的大清在六年前连个小日本都还干不过(甲午战争),此时还妄想和八国同时开战。这种“开战”等同于自杀,以慈禧的聪敏不可能认识不到这点,可她还是这么做了,这就只能说明她的眼界只在紫禁城,变态的权欲让她的智商急剧下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德法俄意日撸起袖子准备瓜分中国。但那会的美国对海外没有领土要求(其北美大片国土,发展才刚刚开始),而其快速壮大为全球第一的本国经济却急需海外市场;加之当时英国掌控整个长江流域,瓜分就意味着英国在中国的最大利益被切断(此时英国还占有香港九龙,没这厚脸皮出头,所以怂恿美国做了出头椽子)。美、英,一个实力最强,一个资格最老,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照会列强,反对瓜分,门户开放。

另外就是李鸿章的外交手段,弱国并非无外交,李鸿章当时斡旋的切入点就一个,极力否认义和团时期的中外是交战双方,努力促成中国也是义和团的受害国,皇帝的战书是被“奸臣”利用的矫召,既然中国也是义和团的受害国,那戡平战乱之后瓜分中国就无从谈起了,但“八国作为朋友帮我们把战乱戡平了”,我们有义务给“朋友”以补偿(这种外交看起来很丢人,但那会都快亡国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说要不是当时英美的私心与李鸿章的外交,就慈禧那玩法,国早已不国了。就算换一个没有当代视野的普通人来掌权,不一定会比她好,但一定不会比她差。

6. 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大到什么地步?

杜月笙本来只是一个在水果店打杂的小瘪三。不甘心平凡的他投靠了当时的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凭借着聪明沉稳的性格,深得黄金荣老婆的赏识,逐渐在青帮站稳了脚跟。

后来,在各方协助和自身的努力下,终于一飞登天,成为青帮的老大。由此,旧上海进入了杜月笙时代。

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有多大呢?从几件事就可见一斑。

一、 绑架宋美龄

宋美龄出身于民国四大家族的宋家,其父宋嘉树是上海知名巨富,大买办。其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同为四大家族的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给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后来成为我们的国母。大弟宋子文是当时亚洲首富。可谓是家族显赫。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完婚。婚后,宋美龄发现蒋介石竟然一直向青帮缴纳保护费。这样留过洋喝过洋墨水却不怎么了解中国国情的宋美龄大为不解。堂堂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竟然向一个黑社会头子交保护费,简直是岂有此理。于是就怂恿蒋介石,停止缴纳保护费。

一开始蒋介石是拒绝的。原因很简单,蒋介石当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和陈其美在混迹在上海。但是,后来陈其美被北洋军阀刺杀,蒋介石失去了靠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阴差阳错的竟拜入了当时的青帮老大黄金荣的门下。正式成为黄金荣的关门弟子。这样也就加入了青帮。

而随后蒋介石发迹,背后杜月笙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兄弟情架不住枕边风,新婚燕尔的蒋介石在宋美龄的极力劝说下,仔细一想老婆说的甚是有理。就不再向杜月笙缴纳保护费了。

杜月笙得知此事后,决定给蒋介石一点颜色瞧瞧。

于是,某一天外出游玩的宋美龄就“失踪”了。蒋介石急的团团转。突然他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缴纳保护费这件事,心中顿时明白了三分。便打电话给宋子文,让其处理这件事。

得知妹妹可能被青帮绑架,宋子文很是着急,赶紧给杜月笙打了个电话了解情况。得到杜月笙的证实后,宋子文赶紧补交了保护费,将宋美龄接了回来。从此以后,蒋介石一直到败退台湾,都坚持缴纳保护费。

二、 斗法蒋经国

194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货币改革”处置令。

其主要内容有三项:其一,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并决定在11月20日后全面禁止法币流通。其二,禁止黄金、白银和外币流通,个人手中持有的都要在9月18日前兑换为金圆券,逾期全部没收。其三,严控物价,严惩囤积居奇的不法之徒。

蒋介石的这次货币改革,改革的主要场地就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经济和金融中心上海。而上海货币改革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

蒋经国到了上海后,抱着大干一场的想法。先是挑选了上万名青年学生,组成了大上海青年服务队,然后又在各个公开场合表示对上海富豪绝不会手软,设立检举箱,鼓励大家积极揭发不法之徒。

为了立威,蒋经国决定拿当时上海第一势力杜家祭旗。9月1日,在蒋经国的大棒下,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因“非法囤积稻米”而被警察逮捕,杜月笙的三儿子杜维屏也因“囤货炒股”而被判处了六个月监禁。

两记响亮的耳光清晰的打在杜月笙的脸上。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一段时间内,杜月笙并未发声。甚至他还让《商报》刊发了一份声明,公开表示将全力支持蒋经国”打老虎“,并对其执法如山表示了“由衷”钦佩。但是心里,却是窝了一团火。

随后,杜月笙让手下收集蒋家姻亲在上海囤积居奇的证据。

九月末的一天,正当蒋经国会上大义凛然的谴责改革过程中的阻力时,杜月笙慢条斯理的接道:”犬子维屏违乱法纪,实是他咎由自取,蒋先生怎样办他我都没有意见。不过,我和今天到会的各位一致都有个请求,请蒋先生去扬子公司看看。那里囤积的货物在上海滩都算是首屈一指,远远超过了其余各家。希望蒋先生能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只有将扬子公司的东西查封,这才能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为何杜月笙要将矛头指向扬子公司呢?原因是扬子公司的幕后老板是孔令侃。而孔令侃是蒋经国的亲表兄,宋霭龄和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因为膝下无子,所以对这个外甥一直是视若己出,宠爱有加。

此次不依不饶的叫板,正好打在蒋经国的七寸之上。后来,在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介入下,蒋经国只得放了杜维屏。而当杜维屏出狱回到杜公馆时,杜月笙看着儿子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强龙始终压不过地头蛇。”

这两件事足以表明当时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已经到了通天的地步。可以说,在旧上海,国民政府虽然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是实际的话事人却是青帮老大杜月笙。如果我们仅仅由此认为他不过是个粗鲁的黑社会头子,那就大错特错了。杜月笙除了实际操控上海滩工商业之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他的身影浮现。

八一三抗战之后,蒋介石命令杜月笙为中央赈济委员会常委,同时还和戴笠合作搜集情报工作,利用自己在旧上海的势力,进行锄奸策反的工作。

另外,他还通过帮会组织江浙行动委员会,其中有三支支队的司令是其门生。当上海陷落后,他利用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进行了封锁长江的计划,他们凿船沉江,阻塞了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杜月笙在上海呼风唤雨,靠的是青帮强大的实力,同时也通过积攒人脉,精准的把握机会,奠定了自己在上海滩的一方霸主地位。

欢迎关注crazy历史,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

7. 如何传承国学文化?

首先就这个问题说一个个人看法,以供讨论:

一、概念问题

国学这个词,似无所指,现在打着国学旗号的所谓国学大师,能不能说清楚这个概念?反正我说不清楚这个概念内涵和外延,到底哪些是国学,哪些是精华,哪些是需要传承的?在我看来,需要传承的是华夏经典文化,那些古圣先贤长期总结的天道智慧,既包括自然学问,更包括治理学问。长久运用而没有歧义的才是值得传承的经典。

二、经典文化传承问题

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背诵不是目的,运用才是目的,所谓非用而不能读也。传承必须运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现在开始讨论,如何传承经典文化:

一、诵读

大声朗读,逼迫自己每个字理解并且句读准确,读得准才能真正领会经典文化的精髓。诵读不仅仅可以理解经典文化精髓,关键是还能将文化精髓融入自身骨髓里。

二、精解

经典文化,现在怎么才能读懂?必须借助于甲骨文,训诂学,文字学来回归经典本身,切记不能用现代汉语中引进的日本学者创造的3000现代汉语词组读经典,那样就错漏百出,尤其与现实脱离的翻译,说明解读错了,读错误的概念,自然无法传承。拿出研究的精神,就能悟出经典文化智慧,学而用之才是根本。

三、运用

经典文化的价值可以在任何环境运用,她是一种天道智慧不是用来炫耀的词章,任何一句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利用的智慧,如此才是正确的解读。

这几个方面,朋友们会了吗?如果不会,可以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7)
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服装店六一活动宣传语)
上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杨丽花歌仔戏曲调(谁知道台湾歌仔戏演员黄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查尔斯和卡米拉曾经有过孩子吗)

    澳洲男子西蒙(SimonDorante-Day),于1966年4月5日在英国普茨茅斯附近出生,大约1岁半的时候被人收养。西蒙最早在2016年开始对外爆出这个新闻,声称自己有证据能证明自己就是查尔斯王储和卡米拉年轻时秘密生下的儿子。...

    2023年11月16日
  • 顾颉刚日记(山海经是谁写的)

    司马迁公元前100年前后开始写《史记》,那个时候,他已经看过《山海经》了。而且,他不是浮皮潦草地翻阅,一定是认认真真地读了。不然,他不会专门在《史记》里讲到,他为何不把《山海经》的记述写进《史记》。这说明,《山海经》在当时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

    2023年11月17日
  • 柳暗花明是什么意思(柳暗花明是什么意思)

    问题中的“柳暗花明”一词的意思是: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形容春夏的美丽景致。比喻环境或境地突然由坏变好,身处绝境时突然又有了希望。...

    2023年11月21日
  • 水之源(青海为什么是水之源)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2023年11月22日
  • dao(dao开头四字成语)

    以dao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倒背如流、倒持戈矛、倒打一耙、倒海翻江、倒行逆施等等。1.倒背如流:形容背诵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2.倒持戈矛:比喻弄倒了事情的本末。3.倒打一耙:表示一方面发生了错误,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找对方的问题。...

    2023年11月27日
  • 张君劢(近代大哲学家)

    2胡适3方东美4金岳霖5太虚6杨荣国7范寿康8艾思奇9张岱年10张申府11汤用彤12毛子水13章炳麟(丁宝兰等)...

    2023年12月02日
  • 天寒地冻的近义词(形容阳光很好的四字词语)

    释义:灿烂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普照大地,形容天气很好。形容人或事时比喻前程、前景一片光明,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

    2023年12月02日
  • 广寒宫(莱芜广寒宫怎么玩完的)

    莱芜广寒宫是当地村民在整地时偶然发现的,经过发掘,专家从这些建筑遗址中判断出广寒宫的建筑年代为汉代,并推测广寒宫可能是汉代莱芜县治所在。...

    2023年12月03日
  • 形容羞愧的成语(表达害羞的四字词语)

    班门弄斧是指在有专业人士在场的情况下,自己却在展示自己的门外汉水平,羞愧难当的意思。这句话源于《韩非子·显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位瞎子到槽车上打磨石斧,但因为自己看不见,刀刃磨得并不锋利。后来,专业的石匠来到槽车上一试,轻轻一磨就将石...

    2023年12月04日
  • 虚左以待(以待的成语有哪些)

    1、组词:以为、以往、自以为是、以后、以前、梦寐以求、以儆效尤、以防万一、全力以赴、以德报怨、夜以继日、严阵以待、聊以自慰、以身殉职、一以贯之、以逸待劳、以偏概全、如愿以偿、嗤之以鼻、以身作则、以一当十、坐以待毙、以毒攻毒、拭目以待、虚左以待...

    2023年12月05日
返回顶部